菜籽油的復興:湖北菜籽油的遠大前程
---建設優質油菜保護區 做強“荊楚糧油”品牌
“十二五”以來,湖北省油菜常年種植面積1700萬畝左右,年均總產230萬噸以上,約占全國的1/6和全球的1/20,連續23年位居全國第一。近年來,湖北以建設優質油菜保護區為目標,以“調結構、轉方式、穩產能、增效益”為主線,以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經營為重點,以滿足城鄉居民安全營養需求為方向,全力打造在全國有市場競爭力的“荊楚糧油”品牌。國家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省油菜產業協會、湖北省糧食行業協會和湖北省食品產業發展促進中心共同組織湖北優質菜籽油品牌推薦評選活動,先后推出了“洪湖浪”“接福”“荊楚花”“天助”“中油”“中昌”“荊花””堵河源”等湖北優質菜籽油品牌。
出臺指導意見 建設優質油菜保護區
2016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建設雙低優質油菜保護區的指導意見》,突出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全力推進品種雙低化、全程機械化、功能多元化、服務社會化、加工標準化和品牌優質化等六項措施,加強組織領導、技術支撐和政策扶持,明確“中央油料大縣獎勵資金分配中,油菜籽折油脂產量的獎勵系數由原來的120%提高到130%;產油大縣獎勵資金的30%以上,由縣級人民政府統一用于油菜統一供種和技術示范”。著力推進農機農藝融合,組裝集成油菜綠色高效技術“345”模式,促進全程機械化生產,力爭到2020年油菜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綜合生產成本下降20%以上。
強措施穩面積 推進綠色高效創建
省財政整合油菜產業發展資金1.5億元以上,重點支持長江、漢江流域主產縣市,進一步優化“南油北麥”作物布局,預計2018年全省油菜秋播面積比上年擴大100萬畝以上。各地以綠色高效創建為平臺,以華中農業大學和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為技術支撐,嚴格落實政府采購“三公開”,加大統一供種和訂單生產力度,集成示范推廣機械精量播種、專用緩控釋肥、營養調節劑等關鍵技術,播種環節實現了翻耕、滅茬、施肥、播種、開溝、覆土等多工序聯合作業,用工成本較傳統栽培方式降低60%以上。拓展油菜多功能,發展綠肥油菜、飼料油菜、菜用油菜和觀光油菜,促進農牧結合,服務生態文明建設。
抓品牌拓市場 做強荊楚糧油品牌
貫徹落實“吃湖北糧油、品荊楚味道”要求,充分發揮糧油資源優勢,運用市場辦法,抓品牌拓市場,大力實施荊楚糧油“走出去”行動計劃。每年開展3次以上跨省產銷合作和品牌推介活動,先后與福建、廣東、廣西、四川、重慶、云南、貴州等銷區省市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主動對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2018年首次組織16家龍頭企業赴非洲推介洽談,在莫桑比克舉辦了湖北糧油產品推介暨合作洽談會,展示糧油產品50多個,簽訂意向貿易合同12億元。連續19年成功舉辦湖北荊楚糧油精品展示交易會,集糧油精品展銷、貿易合作洽談、科技成果對接、產業發展論壇為一體,成為集中展示湖北荊楚糧油品牌和湖北菜籽油的固定平臺。
打造菜油精品 湖北菜籽油組團亮相武漢農博會
2018年11月17日-20日中國(武漢)農業博覽會將隆重舉行,湖北菜籽油企業抱團亮相,綠色菜籽油、有機菜籽油、營養菜籽油、高油酸菜籽油等將紛紛現場展示并向全國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