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南方都市報
2009年開始推出“從田間到餐桌”全產業鏈戰略的中糧集團正在這一模式下全速前進。上周,中糧集團在北京正式簽約,成為中國奧委會及中國體育代表團2012-2019年合作伙伴,未來8年,中糧集團旗下13個類別36個品牌、近1000種產品將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征戰19項世界頂級賽事提供食品保障,中糧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在簽約期間透露,中糧全產業鏈發展模式已取得相當成效,預計今年銷售額將達2000億。
七年再造2.79個新中糧
“為支持中國體育代表團征戰倫敦奧運會,中糧的產品陣容包括福臨門食用油、長城葡萄酒、金帝巧克力、家佳康肉食等在內的36個品牌近1000種產品,完全顛覆了以往奧運食品合作只是幾個品牌十來款產品的簽約規模。”寧高寧表示,實施“新中糧”計劃的7年間,中糧已在規模擴張基礎上強化了內涵有機增長,累計超600億投向糧油食品業務,凈資產增長2 .79倍,等于再造2 .79個新中糧。“尤其是在2011年,中糧集團利潤史上首次突破百億大關,預計今年銷售額將達2000億。十二五期間則將進一步完成米面油全國戰略布局,銷售網點數量達100萬個以上,全面覆蓋縣級以上和90%以上鄉鎮市場。”
記者會上獲悉,在產業鏈的下游,中糧已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無縫鏈接,目前擁有4000多家大型商超連鎖客戶,近4萬家中小型經銷商和超過350萬個終端售點。其中小包裝食用油、小包裝米、小包裝面粉及制品等主要糧油品種銷售網絡已實現952個大中城市全覆蓋,縣鄉市場覆蓋率超80%.
中糧各領域目標份額均超20%
國家統計局預計,今年食品工業總產值有望突破9萬億,中國糧油食品產業規模龐大,但競爭力還不夠強,缺乏更多像中糧這樣的大企業的引領,寧高寧表示,未來5年中糧在米、面、油、糖、肉、乳品、葡萄酒、飲料等市場份額都將達20%以上。
記者了解到,中糧有如此底氣的原因在于已提早布局產業鏈的上游和中游加工環節,農作物種植面積近3600萬畝,直接惠及全國2%農戶,在國內糧油企業中排名第一。在東北玉米主產區收購量第一,在華北小麥主產區和長江流域油菜籽主產區收購量也是市場化企業第一。“2010年中糧大豆經營規模521萬噸,油菜籽經營規模105萬噸,占國內市場整體收購量的15%.自有番茄基地達19萬畝、大米基地20萬畝、可控茶園100多萬畝、葡萄園50萬畝,既保證了原料的足量供應,又通過對種植基地的全程控制保證了食品安全。”
與此同時,中糧訂單農業已達350萬畝,涉及農戶155萬戶,帶動農民增收7 .33億,而在產業鏈加工環節,中糧基于全球和國內的糧食流量流向、產業集中度及對未來產業發展的判斷,在最優質產區和最具增長的銷區進行加工布局。“目前在20多省有140多家加工企業,去年新增農產品加工能力1184萬噸,達到4432萬噸,較上年增加36%.”寧高寧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