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日報訊:3月19日上午6時,中糧油脂(欽州)有限公司第一艘進口大豆船舶“SILVERARROW”號裝載5.5萬噸進口大豆靠泊欽州港,經過市檢驗檢疫等聯檢部門的監管、查驗后,當天上午11點40分卸下第一斗大豆,標志著中糧120萬噸大豆加工項目進入了試投產階段。該項目投產后,將使欽州口岸進口大豆年加工能力由原來的140萬噸提高到260萬噸,欽州口岸大豆進口量也將成倍增長。
目前欽州轄區共有3家進境大豆加工廠--欽州大洋糧油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80萬噸;欽州市匯海糧油工業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60萬噸;中糧油脂(欽州)有限公司,年加工能力120萬噸(在建,擬于2011年3月底投產)。大豆原產國主要有:美國、巴西、阿根廷。
對于中糧油脂(欽州)有限公司第一船大豆進口船靠泊欽州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早在大豆進口前就召開了專門協調會協調各部門做好該船大豆進口工作,檢驗檢疫、海關、邊檢、海事等聯檢部門也對此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并對接中糧油脂(欽州)有限公司采購部等部門相關人員做好聯絡溝通工作,確保第一船進口大豆順利入境。
中糧油脂(欽州)有限公司計劃與3月底投產運營,投產后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大豆,而檢驗檢疫法律法規對進口大豆的制樣及運輸路線等有嚴格的規定,國外的大豆進入中國,需要《進境動植物檢疫許可證》作為進入中國的“通行證”.
由于中糧油脂(欽州)有限公司項目建設進度推進快、工期緊,而申請“通行證”的周期長,遠超過第一船進口大豆到達欽州口岸的時限。為確保大豆從欽州口岸順利進口,欽州檢驗檢疫局積極聯系廣西檢驗檢疫局、國家質檢總局,將該情況逐級匯報,積極指導企業做好相關材料的準備工作。3月8日,中糧油脂(欽州)有限公司順利取得了這張“通行證”.經過40多天的海上航行,中糧油脂這艘從美國出發裝載著5.5萬噸大豆的船舶于18日抵達欽州港錨地,19日早上靠泊在欽州港碼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