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稻米油‘低碳’標注,中稻股份傳遞環保理念

    2010-09-02
    摘要:

    多家糧油巨頭選擇在近期上馬稻米油加工項目,行動步伐出奇地一致,使稻米油這一新領域的被關注度驟然升溫。據業內人士介紹,此次稻米油項目的“井噴”行情并不是偶然的,糧油巨頭們出于對大量進口國外食用油的擔... [詳細]

    多家糧油巨頭選擇在近期上馬稻米油加工項目,行動步伐出奇地一致,使稻米油這一新領域的被關注度驟然升溫。據業內人士介紹,此次稻米油項目的“井噴”行情并不是偶然的,糧油巨頭們出于對大量進口國外食用油的擔憂,開始大規模從稻谷的米皮中提取稻米油,通過這種“變廢為寶”的方式開拓國內食用油生產的新途徑、新來源。


      伴隨著糧油巨頭們的大手筆運作,一個以稻米油為主題的“食用油新時代”已經到來,一場食用油領域的健康潮流也將與和煦的春風一起席卷全國各地。


      變廢為寶 不占耕地榨出健康油


      多年來,受生產能力的限制,中國一直是進口食用油的大國,對進口食用油的依賴度較高。這種油品短缺的窘境,逼迫國內食用油企業不得不想方設法擴大油品供給能力,尋找新的油品原料來源。


      “我國的耕地面積有限,若要獲得更多的油品原料,單靠大量地擴大油料種植面積的辦法是不可行的。”遼寧中稻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趙毅說,在這種情況下,從稻谷的米皮中提取稻米油就成了提高食用油自給的有效途徑。生產稻米油的原料主要是米皮,它是稻米加工的副產品,不需要新占耕地來獲取。也就是說,稻米油的生產不與糧食等農作物爭地,是我國食用油品類的有益補充,還能對我國的糧油安全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在歐美、日韓等國家,提取稻米油的歷史已達數十年,人們十分喜愛這種老少咸宜的健康食用油。但在我國,稻米油還是個新鮮事物,稻米油年產量在萬噸以上的企業也不多,與我們稻米生產大國的地位很不相襯。由此可見,稻米油的廣泛普及還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引導和扶持。


      “吃干榨凈” 糧油企業“低碳”模式


      “稻米油的提取技術在所有油品中是最高難的。”利是稻米油專家感嘆說,由于稻米油業的技術壁壘阻礙,眾多中小企業被阻擋在稻米油的生產領域之外。只有那些稻谷加工能力很強的企業,才能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才能造就循環經濟和規模效益。


      在以利是大米和利是稻米油聞名的中稻股份,源源不斷運來的稻谷都被加工成大米、稻米油等多種產品,就連稻殼也被用來發電及產生蒸氣。在這里,每一粒稻谷都將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做到真正的“吃干榨凈”.而且,加工稻谷所使用的能源與稻殼本身產生的電及蒸氣的數量大體相同,基本接近能源“零消耗”,對能源的依賴程度達到了最低。


      “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國內第一家對稻米油等產品進行‘低碳’標注的企業。”利是稻米油專家說,他們正在進行產品測試,計算每生產一噸大米、一噸油將減少多少碳排放。測試的最終結果將用數據說話,向廣大消費者傳遞企業的低碳環保理念。


      同場競技 誰是稻米油第一品牌?


      據媒體報道,多家糧油巨頭近期不約而同地上馬稻米油加工項目,讓競爭激烈的食用油領域的神經再次緊繃。放眼廣闊的國內市場,試問誰將會是未來稻米油的第一品牌呢?


      “我們為能與國內強勢品牌同場競技而深感榮幸。”趙毅總裁說,中稻股份將以“專注+專業”的精神來生產、推廣利是稻米油,將尊重自然之理,進行生態農業循環開發。中稻股份的二期工程結束后,企業將具備50萬噸稻谷的加工能力,規模及實力將實現又一次飛躍。


      屆時,中稻股份將更有信心與食用油“巨無霸”力爭天下,開啟一個屬于自己的食用油健康新時代。

    ?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