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日報訊:“鞠總,我的豬都快餓死了,求你幫我提前發一批豆粕來吧!”12月23日,一位老客戶給惠禹飼料蛋白(防城港)有限公司分管銷售的副總鞠成軍打來求援電話。
這位客戶語氣幾近哀求,即便如此,惠禹公司也沒能給他提前發貨,因為庫房里根本就沒有存貨。風趣的鞠總回答對方說:其他客戶的豬也在餓肚子啊呀!鞠總進一步安慰道:“請老板放心,在合同約定的時間內,公司一定會把貨發出去的。”
這就是發生的危機之年的“怪事”.統計數據顯示,在本會計年度,惠禹公司預計加工大豆116萬噸,同比增長163.63%;銷售收入40多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34.13%;實現利稅1億多,贏利5000多萬元……公司總經理李恩和儒雅而內斂,但在講出上述一組數字后,還是難掩心中的興奮。
去年虧損5000多萬元,今年贏利5000多萬元,惠禹公司為何能夠逆勢上揚?李恩和認為有這么幾個原因:一是國際大豆價格回落,單位成本下降約25%;而國內市場則由于政策刺激,有剛性需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初國際大豆價格大幅度回落時,該公司根據總公司九三集團研究咨詢機構提供的信息,一改以往期貨交易的方式,果斷吃進大批大豆現貨,后來的事實證明此價格為年度最低價格。二是公司實行“達產促達標,達標促達效”經營策略,收效明顯。本會計年度,該公司達產率78%,遠高于國內同行業平均達產率50%的水平。三是西南地區、中南地區市場良好的成長性和防城港市功能齊全的物流優勢,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四是公司近兩年投入近億元,完善了生產加工系統和配套系統,豆粕粉碎系統、包裝流水線均在本年度內投入使用,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五是當地黨委政府及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
此外,該公司在銷售策略上作了一定的調整,采取了“適量預售、隨產隨銷、順價銷售”的策略,從而在產量同比增長1.6倍的同時,卻連續數月實現零庫存,既減少了資金的積壓,又規避了風險。
記者采訪時看到,在公司的專用鐵路運輸線上,工作人員正在忙著向一列火車上的油罐挨個注油。儲運車間的職工楊志告訴記者,他們車間每天要灌裝容量30噸的油罐30個,還不包括汽車運輸的油罐。這些食用油都是直接從生產車間經輸油管灌裝到油罐里的,根本不用進倉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