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為確保市民用上安全油、放心油,常德市政府計劃通過大力推進食用油原材料標準化生產工程,實施食用油生產及使用食用油生產食品全合格化工程、散裝食用油經營規范化工程、油炸食品規范使用食用油工程、放心油食用油示范工程,大力實施嚴厲打擊“地溝油”、“潲水油”及非法生產加工食用油黑窩點工程,積極推行使用預包裝優質油工程、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工程,真正形成對食用油的無縫監管鏈條,全面整頓規范食用油原材料種植養殖、生產加工、市場流通、餐飲消費及餐廚廢棄物處理秩序。近日,記者就此專訪了市政府副市長湯向榮。
常德晚報:湯市長,您好!您對當前我市食用油安全問題有何評價?您認為還有哪些具體方面需要改進?
湯向榮:食用油安全問題,既是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也是我們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我市是食用油生產大市,食用油安全關系到產業發展和老百姓生活質量,市委市政府歷來對食用油安全高度重視。我市食用油質量總體是好的,去年全市生產環節共監督抽檢食用油29批次,合格率為86.3%,今年一季度生產環節監督抽檢合格率為100%.近幾年來,我們針對食用油安全問題開展過多次專項整治。建立了縣市長負責制,督促食用油生產經營單位建立了食用油專門臺賬,加強了食用油監督抽檢,搗毀了一批非法地溝油、潲水油加工點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我認為還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加強和改進:
首先是農村壓榨小作坊較多,使用食用油生產加工食品的企業購進、使用食用油環節存在安全隱患,監管難度較大,要進一步加大檢測力度,確保食用油監督抽檢覆蓋面達到100%.其次,散裝油經營無標識或標識不規范,運輸、儲存過程中安全隱患較大,要全面規范散裝油經營行為。第三是潲水經不法商販經簡單提煉加工成潲水油,有以散裝油形式流向食品加工企業、工地食堂、批發市場甚至超市的嫌疑,隱患較大,要嚴厲打擊非法生產經營使用地溝油、潲水油及其他劣質油脂行為。第四是餐飲消費單位存在采購食用油把關不嚴的現象,特別是小餐飲單位食用油進貨臺賬不規范,索票索證落實不到位,散裝食用油賬物不相符的現象仍然比較嚴重,要采取有效措施進一步加強監管。
常德晚報:我市正在推進放心食用油示范店建設,常德日報傳媒集團近期也聯合市藥監局等部門做了大量的相關報道。建立示范店對市民有哪些好處?
湯向榮:市政府推行放心食用油工程是關注民生、解決民生、促進經濟快速發展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基礎工程”的重要內容。“放心食用油示范店”是管理規范、誠信經營、食品合格率高、社會滿意、影響力大、示范性強、堅持使用預包裝優質食用油、且能按要求建立食用油索證索票及臺賬記錄和餐廚廢棄物處置臺賬的餐飲服務經營者。“放心食用油示范店”具有引導輻射帶動作用,可引導餐飲服務經營者積極進取,依法、文明、誠信經營,營造安全健康的食品消費環境,使市民盡快從“潲水油”、“地溝油”的陰影和恐慌中走出來,保證市民安全放心消費。放心食用油的廣泛推行實施,可以更好地維護餐飲服務經營者和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于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市民生活品質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實現了市政府提出的食用油放心工程建設各項任務指標,不僅可以確保我市市民的飲食安全,還會形成常德“放心食用油”品牌,帶動我市其他產業的發展,對促進經濟發展具有廣泛推動作用。
常德晚報:目前,城管、環衛部門正在開展餐廚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前期準備工作,《常德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預計將于今年8月出臺,這是不是意味著今后餐飲業的潲水不能隨便處置?
湯向榮:根據市環衛處擬訂的《常德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第十三條有關規定,餐廚垃圾產生單位應當“及時將餐廚垃圾交由取得許可的餐廚垃圾收集運輸單位收運,做到日產日清”.因此,該辦法實施后,餐飲業的潲水只能交由有資質的單位收運,不能隨便處置。
常德晚報:以往很多餐飲店出于經濟利益考慮,將餐廚垃圾廢棄物賣給了沒有收購資質的私人。改變餐廚廢棄物無序流向社會的現狀,對于餐飲企業來說,最為關心的問題還是費用。請問,餐飲垃圾被回收,餐飲企業主是需要付費還是能得到一筆費用?
湯向榮:對于餐飲店產生的餐廚垃圾交由有資質的單位收運后,到底是需要付費還是能獲得一定的補償,市環衛處擬訂的《常德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暫未明確規定,《常德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正式出臺后,將進行明確規定。目前,我們的初步意見是:參照國內部分城市的做法,既不收取餐飲店的費用,也不給予補償。
常德晚報:目前全市餐飲業正在提倡使用預包裝優質油,也就是俗稱的桶裝油。其實在一些百姓的觀念里,散裝毛菜油比桶裝油還好。那么,推行桶裝油的好處到底是什么?
湯向榮:首先是桶裝食用油相對安全。生產桶裝油企業首先必須取得生產許可證,獲得QS質量安全標志,其生產加工條件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要求,并且生產加工企業都必須有專門的檢測機構,每批產品必須經檢測合格后方可出廠。
其次在流通環節如有質量問題可以實施逆向追溯,因為QS的編號是一個企業一個編號。而散裝食用油大多是在小加工作坊里生產出來,衛生條件、生產加工條件和相關標準都相對低一些。另外桶裝食用油不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產生有害物質。桶裝食用油是由密封的容器盛裝,可以避免食用油接觸陽光和空氣,減少酸敗和氧化的現象。同時,桶裝油的容器是一次性的,也避免了食用油交叉污染。而散裝食用油的油桶大多未經消毒,容易受到污染。加之油桶沒有密封,食用油直接暴露在空氣中,容易產生酸敗現象,如果長期食用酸敗油脂,容易引起肝、腎、皮膚等器官的慢性損害,甚至導致癌癥。同時,在經營過程中,散裝油經營戶在油桶中的油沒有售完時,加入新油,這部分陳油會使整桶油加速變質,產生過氧化脂,而過氧化脂高的食用油對人體健康十分不利。
第三是桶裝食用油的標簽標識,能使消費者全面了解油品的信息。《食用植物油銷售包裝》國家標準明確規定銷售包裝的食用油產品必須標識產品名稱、廠名、廠址,標稱容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成份含量、是否含有轉基因成份及生產工藝等信息,而散裝油一般是沒有標識。沒有標識,既無法甄別產品的屬性,也無從知曉生產工藝是壓榨還是浸出,生產原料是轉基因還是非轉基因,更讓人擔憂的是不知道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第四是散裝食用油銷量少,價格與桶裝油差別不大。
目前正規的飯店都選擇使用桶裝油,只有一些小飯店還在使用散裝食用油,散裝油的銷量比桶裝油的銷量少很多,因此散裝食用油逐步退出市場是大勢所趨。目前,北京、昆明、海口、北海等城市都已在銷售和餐飲消費環節取締了散裝食用油。散裝食用油和桶裝食用油的價格差距也越來越小,按照通常情況下,5升桶裝食用油可供三口之家食用兩個月之多,即使同樣5升的散裝油比桶裝油價位低,但是分攤到每一天,相差的價格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常德晚報:今年我市大力推進食用油原材料標準化生產,建立油菜標準化生產萬畝高產創建示范片13個之多,綠色油菜生產基地達200萬畝之多。這樣的數字,是不是說明我市油菜生產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
湯向榮:我市油菜生產確實在全省居于領先地位。從面積上看,自2008年開始,我市油菜面積一直穩定在435萬畝左右,占全省油菜面積的1/4強;從單產水平看,從2008年單產一直保持在125公斤以上,居于全省領先地位;從栽培水平上看,雙低優質油菜面積占油菜面積的99%以上。2011年國家級油菜高產創建示范片我市共11個之多,其生產技術采取的是標準化生產;從產業化來看,盈成油脂作為全省油菜籽加工龍頭企業之一,2011年在常德市建立綠色油菜生產基地達到150萬畝,像金健、千諾拉等油脂企業在我市也建立油菜生產基地。所以無論從面積、單產、生產水平、產業化程度上看,我市油菜生產都已經達到很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