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廈門商報
受到金融和經濟危機影響,產量占全球70%的西班牙、意大利、希臘三國的橄欖油油價已跌至10年來新低,但這一利好并未傳導至國內市場。記者發現,目前在廈門市場橄欖油普遍以750ml瓶裝為主,售價最便宜的達50元左右,最貴的達上百元。業內人士爆料,進口橄欖油存在“暴利”,定價體系混亂堪比進口葡萄酒。
不同品牌價差達百元
“我們的銷量在增加,品牌也越來越多。”廈門一家大賣場的有關負責告訴自己,雖然一般進口食品都是單獨陳列,但現在廈門很多賣場的進口橄欖油陳列在普通食用油同一個貨柜上。記者走訪市場發現,目前在廈門市場上在售的橄欖油品牌有不少,絕大部分都打著進口的標簽,但是價格卻差別不小。
記者在家樂福超市看到,750ml裝的某品牌進口橄欖油最低售價要50元,其他品牌價格從60元-80元不等,也就是說1L的橄欖油售價最低差不多要75元。另據介紹,市場上一個 “貝蒂斯”品牌橄欖油1L裝售價178元,與最便宜同重量的進口品牌價格差了百元。
“我們做過一款品質很高的進口初榨橄欖油,1L零售價不過70元-80元。”廈門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雖然橄欖油的價格一定程度與商品本身的品質、進價有關,但有的高檔品牌其實存在不小的“暴利”.
據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初榨橄欖油的平均進口價格為4346.19美元/噸。也就是說,1升橄欖油的原始價還不到30元。“初榨橄欖油在西班牙的超市里,1L的售價換成人民幣才25元。”業內人士如是表示。
國內分裝造“奢侈品”
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不同品牌之間的價格差距會這么大呢?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與做進口葡萄酒很相似,目前做進口橄欖油生意的進入門檻比較低,很多小渠道商都能做,存在定價體系混亂的問題。橄欖油也存在原瓶原裝和散裝進口兩種方式,但其實相同品質的橄欖油,這兩種進口方式的價差并不會太大,而真正造成價格差距的,是進口商根據自己不同的市場定位而“包裝”出來的。
“其實目前國內橄欖油普遍都是進口商在國內進行分裝后,貼上自己的品牌,再進行銷售。”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樣進口商可以根據自己的市場定位來決定其產品的“包裝”,包裝越精美的品牌,售價自然水漲船高,利潤也越高。盡管橄欖油的進口價格已跌至近年新低,但貿易商們并沒有放開利潤的打算。
而一些橄欖油也在這種不透明的定價體系下,被包裝成了食用油中的“奢侈品”.“除非是高收入家庭,以目前橄欖油的售價,一般家庭不會將其作為日常用。”業內人士表示,在目前價格體系下,橄欖油的主要銷售中,很大一部分是被作為高級禮品銷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