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榨油好孬,確實要探討

    2012-03-07
    摘要:

    羊城晚報粵東訊:記者林意雯報道:近期,粵東各地“三打兩建”行動大力開展,食品安全領域再度引民關注。民眾對街頭巷尾如今出現的不少現榨食用油作坊亦喜亦憂,其中憂的是這種油品“安全”嗎?對此,粵東食品專家... [詳細]

    羊城晚報粵東訊 :記者林意雯報道:近期,粵東各地“三打兩建”行動大力開展,食品安全領域再度引民關注。民眾對街頭巷尾如今出現的不少現榨食用油作坊亦喜亦憂,其中憂的是這種油品“安全”嗎?對此,粵東食品專家提醒市民,新鮮不一定就能保障健康,鮮榨食用油要慎買,否而可能帶來更多健康問題,而有關部門也應該加強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及食品安全。


      在汕頭市某農貿市場里,記者找到了一家鮮榨花生油攤點,該店擺著整套榨油機,店門前擺放數十瓶大小不一的成品瓶裝花生油。據悉,鮮榨花生油一般經過蒸、炒、壓榨、過濾四道工序,利用物理鮮榨工藝方式,將油脂直接從花生中分離出來。店家稱,這些鮮榨成品油都是“熟油”,保質2年沒有問題。記者注意到,雖然鮮榨油沒品牌、包裝簡陋,但售價絲毫不低于超市里成品價格,每斤售價17元左右,超市里一般5升裝(約9.3斤)的不到100元,這里9斤的則高達150元。


      對于市民對鮮榨油的熱捧,粵東食品衛生專家則建議要謹慎購買。專家稱,直接入口的食用油對壓榨工藝、設備以及衛生條件都有一定要求,食用油加工要經過對種子篩選、脫皮、壓榨脫酸、脫色、高溫真空蒸餾脫臭等工藝,經嚴格的檢驗才能上市。在常見的花生油作坊,加工工藝粗糙,工藝初極,榨出的油雜質多,所含的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如黃曲霉素就較多,長期食用對身體有害;而且小加工點無法做到標準加工,所使用的工藝、設備不盡相同,摻假也不是絕對沒可能,建議仔細選好商家,謹慎購買。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