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源: 合肥在線-江淮晨報
?

?
原本20L裝的“豐盛”大豆油凈含量被貼上19L的標識。
?
10月17日,有市民向記者爆料稱,自己在合肥中菜市購買了兩桶20L裝的大豆油,回家后卻發現實際分量遠沒有標注的那么多,經合肥市計量所檢測,確實存在缺斤短兩的情況。目前,廬陽區四里河市場監管所已介入處理。
?
食用油是市民餐桌的必需品,如果發現包裝成品油存在缺斤短兩的現象應如何維權?安徽省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省計量院)也給出了相應的解釋。
?
爆料 購買20L裝大豆油分量不足
?
10月17日,在合肥做餐飲生意的王先生向記者爆料稱,今年6月份他在合肥中菜市購買了兩瓶20L裝的大豆油,結果回家稱斤兩時發現僅有35斤,根據油品的密度換算下來少了1斤多,隨后他向轄區市場監管所進行投訴,后者根據相關規定將事件提交給合肥市計量測試研究所。
?
記者從合肥市計量測試研究所出具的“定量包裝商品凈含量計量檢驗報告”上看到,該單位對合肥市中菜市調味品商戶上架的6瓶“豐盛”牌大豆油全抽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該檢驗批次的6瓶大豆油凈含量標注合格,但凈含量不合格。王先生稱,他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嚴懲類似情況,不要讓食用油缺斤短兩現象繼續發生。
?
探訪 20L標識上重貼凈含量
?
10月18日,記者來到合肥市中菜市進行探訪,找到這家20L裝大豆油的生產企業“合肥豐盛工貿有限公司”,該公司生產“豐盛”、“宗盛”兩種品牌大豆油。該公司法人代表樊先生稱,王先生所購買的20L裝的大豆油,其實是19L裝的,不過從該公司出去的油品“肯定是達標的”。并且在現場,樊先生還拿電子秤分別對標注為19L以及20L的大豆油分別稱重,來佐證其說法。
?
不過記者在現場看到,樊先生所述20L裝的大豆油本身標識為19L,其實是在本身包裝完好的“豐盛”牌大豆油上,在凈含量的位置用膠水重新粘上一個19L的標識,而其提供的帶有19L標識的大豆油均為今年10月份出廠,與王先生購買的以及合肥市計量所抽檢的批次并不一樣。
?
回應 對相關企業處罰并加強監管
?
記者隨后走訪了一些小超市和糧油店,一些非知名品牌標著“5L”字樣的小包裝食用油,更是暗藏玄機。在一家超市內,記者隨機挑選了幾款5升的花生油,實際稱重在4.5公斤至4.8公斤不等。根據我國的計量標準規定,花生油最低密度為0.914公斤/升,5升規格的桶裝食用油,國家標準允許最大誤差值為0.2%。5升裝的食用油空桶一般都在0.15公斤左右,加上空桶的重量,花生油的毛重最低為4.7公斤,顯然與記者的稱重有一些差異。
?
10月18日,廬陽區四里河市場監管所工作人員就此事回應稱,今年6月份王先生確實向該所投訴。經過調查并委托送檢,證實了該公司生產的20L裝大豆油凈含量不合格。“下一步我們將對生產企業進行處罰,同時聽取王先生的意見。”工作人員稱,對于商家或品牌可能存在的類似情況,也將加強監管。
?
監測 政府委托抽檢+“市場調節”
?
由于食用油密度不同且換算方式較為復雜,相信大部分市民并未在意密封包裝的食用油有缺斤短兩的現象。
?
記者從安徽省計量科學研究院流量計量技術研究所獲悉,該所是政府承認的檢測單位,每年會根據政府抽查計劃對各類的油品進行抽檢。
?
“根據國家標準,允許單瓶有2%以內的誤差,但是抽檢總數的平均含量應該大于標注含量。”負責技術領域的該所副所長王濤介紹,無論是何種食用油,相關單位都會根據抽查結果嚴格監管,同時也配合“市場調節”,而所謂“市場調節”是市民在購買后,憑借經驗和稱重,淘汰缺斤短兩的品牌。
?
省計量院也提醒市民,在生活過程中若遇到購買食用油缺斤短兩現象,可撥打12365進行投訴舉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