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食用油抽查結果,為何等到今年5月才公布?

    2015-05-18
    摘要:

      來源:廣東清遠日報  記者 申文 黃馨 馮衛東 通訊員 周毅雄  全國食用植物油抽檢結果362批次不合格,廣東清遠不合格食用油為2 [詳細]

      來源:廣東清遠日報
    ?
      記者 申文 黃馨 ?馮衛東 通訊員 周毅雄
    ?
      全國食用植物油抽檢結果362批次不合格,廣東清遠不合格食用油為210批次,不合格產品涉及的生產加工企業和經營、餐飲單位共164家,國家食藥監總局上周公布2014年食用植物油抽檢結果后,清遠不合格食用油企業以數量最多引發市民、食用油生產企業、經營單位對食用油的廣泛關注。
    ?
      去年食用油抽查結果為何今年5月才公布?
    ?
      市食藥監局:抽查結果逐級上報由國家總局統一公布
    ?
      “既然去年就已經抽查了,為什么不合格食用油企業名單今年5月份才公布?”本報相關報道刊發后,一些市民致電本報,稱此次抽查結果公布不及時,致使他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會繼續購買和食用不合格企業生產加工的食用油。
    ?
      “按照有關規定,我們將抽查結果進行逐級上報,最終由國家食藥監總局統一公布名單。”市食藥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對于去年抽查的情況,我市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第一時間已經將問題食用油依法進行了處理,市民不必過于擔心。同時,市食藥監局接下來也將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按照相關法規通過網站、報刊等媒體及時公布食品安全信息。
    ?
      哪些因素導致食用油成分超標?
    ?
      原料、儲存環境和工藝條件均有影響
    ?
      “我們生產加工花生油對原料要求高,也注意了衛生條件,但是抽查結果還是會超標,不知道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此次被通報不合格的清城某榨油廠負責人張先生對食藥監部門的抽查結果表示意外,他稱自己從事花生油加工已經有十幾年了,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導致加工的花生油不合格。
    ?
      “隨著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提高,相關的標準和檢測方法也在逐步提高,因此對食用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據市食品安全辦副主任、市食藥監局副局長曾慶中介紹,生產加工食用油尤其是花生油,對原料、儲存環境和工藝條件都有著嚴格的要求,即使對原料嚴格控制,但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也會導致花生油某些成分超標,
    ?
      “也就是說,原料、儲存環境和工藝條件都有可能影響花生油的質量安全,從日常抽檢結果來看,因工藝條件和原料花生仁出現問題的較多。”
    ?
      “傳統的花生油加工作坊設備比較簡單,由于長期加工造成的設備上殘留污垢清理不及時,霉變花生油仁原料挑選不徹底等因素,而且沒有現代化工廠所具備的花生油精煉工藝,因此這些加工小作坊,很容易發生食用油不合格的問題。”曾慶中說,不清潔的設備容易引入微生物污染油脂,花生油小作坊管理不到位,對原料花生仁的進貨把關不嚴,同時生產加工過程中對溫度、時間等控制不當也會使油脂中的成分發生變化,可能導致油脂的穩定性降低等不利因素的出現。
    ?
      “目前監管食用油加工小工作坊依據的是《食品安全法》,對小作坊的要求沒有具體細化。”曾慶中透露,廣東省人大常委會正在組織制定食用油加工小作坊的管理條例,經過審議后即可正式實施,該條例對食用油加工作坊有著明確規定,今后對小作坊的監管也將變得更加有法可依,
    ?
      “對食用油加工作坊的監管會越來越嚴,將倒逼加工作坊轉型升級。市場經濟規律是優勝劣汰,我市食用油生產加工行業可能面臨重新洗牌,加工作坊要經營就必須升級提高自己的工藝水平和質量安全,這樣才會有出路。”
    ?
      不合格廠家:盡量整改,實在不行另謀出路
    ?
      正規生產商:歡迎食藥監部門抽檢
    ?
      “飲食行業本來就在‘過冬’,不合格食用油名單公布后,我們的生意估計會受到影響。”此次“上榜”的佛岡縣文勝農莊負責人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向來都很注重食品安全問題,去年底食藥監管局抽查其農莊的花生油顯示為不合格后,他們隨即就把從縣內工廠以傳統方式壓榨的花生油更換為大企業生產的花生油。
    ?
      另一家“上榜”的佛岡縣景湖山莊的負責人易小姐告訴記者,被抽檢不合格后她們也及時更換了食用油供應商,“現在供應食用花生油的工廠,我們定期要他們提供質量檢測報告,只有檢驗合格的油我們才用。”易小姐向記者坦言,自己的山莊經營多年,一直以來都以誠信經營立足,這次的食用油事件確實會給生意造成一定的影響。
    ?
      位于清城區城市廣場新翼的泡泡火鍋店此次也上了榜單,該店負責人廖先生表示,該店已在食藥監部門檢查后作了整改,“清遠有很多家油廠,說實話如果不是食藥監局檢查,哪些油品存在問題我們真不知道,油廠一旦出了問題,我們餐飲企業的聲譽也跟著受到損害。”據廖先生介紹,該店經過整改后,目前改用了本地較大型的油廠生產的食用油。
    ?
      “上榜”的順豐年花生油廠老板向記者介紹,該油廠營業一年多來,一直做街坊和熟人生意,“不明白為什么超標,這些花生都是經過我自己挑選過的。”雖然覺得困惑,該老板也不覺得冤屈:“食藥監部門說我們的設備清潔做得不夠,我們就盡量搞好清潔,現在食藥監部門經常不定期來檢查。”該老板稱,此次事件對油廠經營有一定影響,“現在盡量整改,實在不行只能另謀出路。”
    ?
      與不合格食用油加工作坊產生困惑不同的是,合格食用油生產企業則對食藥監部門的抽檢表示“很歡迎”。
    ?
      清城區某食用油生產企業負責人說,該企業前幾年就拿到了QS生產許可證,“正規生產企業要購買先進設備、聘用工人,付出的成本高,那些無證小作坊設備簡單,生產成本低,他們生產加工的不合格食用油對我們也有大的沖擊。”該負責人稱,監管嚴厲有利于規范市場,能夠促進食用油行業的發展,“這也符合市場規律,生產加工的食用油符合標準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則就會危害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因此我們隨時歡迎抽檢。”
    ?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