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日報
9月3日,百度世界大會拉開帷幕,一度頗為神秘的“百度筷搜”再次被董事長李彥宏在主題演講中提及,但與以往不同,這次“筷搜”從概念變成了產品。在展示現場,這款便攜式健康生活智能設備賺足眼球,它看起來和一日三餐的普通筷子沒什么差別,卻擁有智能檢測地溝油、飲用水酸堿度和水果甜度、品種和產地等特色功能,可連接智能手機,隨身攜帶使用。
?
“這幾個圓點是用來感應物質的電極。”說著話,現場一位技術人員把一只白色筷子插進了裝有食用油的試管里,再通過藍牙連接上手機。在手機上點擊“測試”后,等上兩三秒鐘,手機屏幕上一綠一藍兩個大圓圈顯示了結果,而筷子尾部也亮出了一閃一閃的紅燈以示警,“27攝氏度,油質差,謹慎食用”。
?
“這是我們今天早上從路邊一個早餐鋪子上討來的油,看來不太靠譜。”這位技術人員解釋說,通過安裝在筷子上的感應器和油進行接觸,他們能夠檢測出油品中的極化物質百分比。
?
據介紹,這雙“筷子”可以智能甄別食材安全集成各種傳感器,實現一系列物理指標的測量,包括水酸堿度(PH值)、溫度、油質和鹽度四種數據,并將測量數據藍牙傳輸給智能手機,通過“筷子”尾部的LED燈與用戶進行智能交互。如檢測結果合格,顯示藍色;檢測結果不好,以紅色警示。“筷托”則內置紅外光譜儀,實現對測量物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它是目前全世界最小、最細也是最全的傳感器集成,可以收集水、湯、油等各種食物的數據;它還真正建立了食品健康的大數據分析庫,基于云計算,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實時分析,轉化為各項食品安全指標。
目前,“百度筷搜”最突出的三大功能包括:可以檢驗食用油的品質,分為優、良、差三個等級,其中,回鍋油和地溝油都屬于差等級;可以檢驗飲料和水的PH值,如果用戶是弱酸性體質,推薦引用弱堿性的飲品會更健康;可以分析水果甜度、品種和產地,同樣的紅富士能分析出是產自山東的還是陜西的。
?
據百度相關人士透露,“百度筷搜”將很快步入量產階段,未來還將研發可識別奶制品三聚氰胺、鑒別土雞蛋、鑒別真假羊肉串等功能的新版本。
?
?
能檢測地溝油的筷子,你信嗎?
來源:信息時報
@21世紀經濟報道:9月3日,一度頗為神秘的“百度筷搜”亮相。這款便攜式智能設備賺足眼球,它看起來和一日三餐的普通筷子沒什么差別,卻擁有智能檢測地溝油、飲用水酸堿度和水果甜度、品種和產地等特色功能,可連接智能手機,隨身攜帶使用。
網友圍觀
正方
@唐風四喜:雖然說是款神器,但為啥總感覺有些心酸,食品安全的危機到了這種程度了嗎?
@神舞天晶:古裝片里用來驗毒的銀針之高大上版。
@林二棍子:讓號稱檢不出地溝油的某有關部門情何以堪?
反方
@大憨冬瓜:如果檢測標準靠譜,那是個牛逼的idea,如果被幾大商家綁架了,數據經過處理,那一樣是悲劇!
@tsbywadr:要是真的,那中國人不都得餓死,百度這是要造反啊!
@一刀清塵:用這筷子不是讓人餓死嗎?中國還有安全食品嗎?
@丘陵意匠:只要該食品添加百度認證食用油、添加劑……就不會報警,可通過百度競價得到百度官方配認證。
@Like狗尾巴草:假如出錯,損害了店家的名譽,或欺騙了消費者怎么辦,具體責任在哪方,如何賠償?
@網易河北省手機網友:我覺得這個筷子檢測地溝油不靠譜,不同油的區別在于脂肪酸成分和比例不同,特有的脂肪酸不多,各種油的比重和折光都很近似,色度也差不多,普通實驗室是沒有辦法區分大豆油和花生油菜籽油等的,國家為檢測地溝油還專門向社會征求過檢測辦法,好像也沒有什么特別有效的方法。至于一雙筷子可以檢測是不是地溝油,我認為不可信,尤其是做成飯菜以后,更是不靠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