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豐益國際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供應商之一。在中國,它也是包裝油、大米和面粉的制造商,擁有“金龍魚”、“胡姬花”、“香滿園”等家喻戶曉的品牌。其中國業務貢獻了集團近一半的收入和大部分利潤。以2016財年為例,豐益中國區收入199億美元,占總收入的48%。
據外媒報道,本月豐益國際首席財務官何基安(音譯)向媒體透露,豐益在中國的業務將進行“法律重組”,成立一家獨立的公司,預計于2017年底完成,并將于2019年申請在中國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2009年,豐益國際曾計劃分拆中國業務的30%,在香港申請上市,當時預期上市規模約30-40億美元,但遭遇香港金融市場動蕩,預計發行價無法達到預期,上市至此擱置。
何基安表示目前中國IPO計劃的籌備工作進展順利,但沒有提及上市規模。
有分析師評論說,豐益并不需要中國上市的資金,但需要業務擴張的機會,也許可能會嘗試和中國國有農業公司合作。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曾表示,外資企業在華上市的限制早已取消,例如在A股發行上市條件中,并沒有對股東身份的限制性規定。在此背景下,豐益國際重組中國業務并分拆上市,不會遭遇太大的阻力。
另外,中國已解除了外資進軍油籽壓榨市場的限制,提供豐益國際利用上市集資凈款在當地擴充業務的良機。中國消費者對食物品質的要求提高,掛牌上市能夠提升豐益國際在中國的品牌形象。
有經紀公司了解到,豐益已指定了一家中國銀行進行有關的公司重組工作,預計18個月后,即2019年下半年申請上市。
糖王郭鶴年曾在接受媒體談到家族成員時,最贊賞掌舵豐益國際的侄兒郭孔豐,并說:“有者愚蠢,有者卑鄙,但他是最聰明的。”因此,對于集團執行主席兼首席執行長郭孔豐的每一步棋,市場都相當期待。
關于這一次的業務分拆上市,興業證券(RHB)分析師說:“郭孔豐雖然聲稱,與其花數倍價格收購新的業務,他寧可從無到去開發。不過,我們發現他其實也熱衷于消費者產品和品牌。在中國掛牌后取得良好估值,可用此作為將來收購其他品牌的籌碼。”
分析師指出,中國A股首次公開售股(IPO)公司的本益比最多達23倍,A股掛牌餐飲業者的平均前瞻本益比為19倍。因此,即使集團在當地掛牌后發售10%新股,股本因為擴大而稀釋,股東仍可從中受益。
豐益國際是新加坡的上市公司,11月15日收盤報每股3.23新元(約人民幣15.8元)。這些股票在今年年初的交易價格為4新元(約人民幣19.6元)。以此計算,豐益國際目前新加坡市場價值超過200億新元。 (1新加坡元=4.888人民幣元)。
以益海嘉里(豐益國際在華公司)目前在中國糧油行業的市場份額及影響力,如果順利在A股市場掛牌上市,將很可能成為糧油類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可供參考的是: 今年3月10日,道道全糧油股份有限公司(002852)在深交所上市,成為“菜籽油第一股”。公開發行股票總數量2500萬股,發行價格47.30元/股,之后股價連續漲停,發行當月,股價曾高達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