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中國植物油最值得投資的兩大方向

    2017-11-22
    摘要:

    大宗產品迅猛擴張求生存、求霸權;小品種求突破、求領先;大宗植物油行業集中度及規模化程度繼續提高,大豆、油菜籽壓榨行業整合速度加快,企業競爭更注重全產業鏈的完善尤其注重物流建設;小品種植物油成為重點投資領域,新建項目將更注重包括從原料供應至終端產品品牌建設的全產業鏈投資;品牌建設及營銷成為企業更加注重的關鍵要素。

    來源:艾格農業

    大宗產品迅猛擴張求生存、求霸權;小品種求突破、求領先;2017年又接近尾聲,總結這一年來,中國油脂油料行業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1、國內油料供給繼續下降,大豆進口量突破9,000萬噸并創下歷史新高。

    2016/17年度中國大豆進口量累計達到9,350萬噸,比上年度增加了1,027萬噸,增幅12%,再創歷史新高。其中,2016/17年度自巴西進口大豆累計達到4534萬噸,占總進口量的45%;自美國進口3684萬噸,占總量的39%。

    近年中國大豆進口量增長速度超出預期,主要得益于豆粕的需求量增長迅猛。這首先是因為畜牧養殖規模化和集中度的持續提高,工業飼料使用比例明顯增長,蛋白粕需求整體大幅增長;其次是國內雜粕如菜粕(2325, -8.00, -0.34%)、棉籽粕、DDGS等供應持續下降,豆粕替代需求增長。

    預計2017/18年度大豆進口量將繼續增至9500萬噸左右,增幅有限,這主要因為:

    第一,工業飼料使用比例已高達90%左右。

    第二,豆粕對雜粕的替代需求也已接近極限。

    第三,中國畜禽制品消費量已達到較高水平,未來發展趨勢將以結構性調整,如高端產品需求比例將增長。

    因此,我們認為豆粕的需求將進入緩慢增長階段,后期大豆進口增速也將逐步放緩。

    2、三大油脂加工產能依然過剩,行業集中度較高,競爭程度繼續加劇。

    豆油、菜籽油及棕櫚油加工長期處于過剩狀態,菜籽油加工產能向華南沿海地區轉移,新增投資主要是企業為提高競爭力、免于被淘汰的擴張自保行為,新進入者較少。為適應畜牧業發展布局的演變,大豆壓榨行業將加大在東北以及西部豆粕銷區的投資布局。

    2.1、企業加快產業布局,產業整合速度加快

    基本完全市場化的自由競爭使我國大豆壓榨行業得到快速發展,一方面大豆壓榨能力持續增加,另一方面集團化程度不斷提高。目前我國大豆壓榨能力合計為50萬噸/日,日壓榨能力800噸以上大豆壓榨企業數量約為120家,大豆壓榨產能約為39萬噸,占大豆總壓榨能力的76%。在集團化競爭格局的背景下,中國油料加工行業競爭升級,可能面臨重新洗牌,尤其是大豆壓榨行業。2017年1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利用外資若干措施的通知》,明確取消油脂加工外資準入限制,外資企業紛紛加大國內油料加工行業的投資,激化行業競爭。

    在這一年中,法國路易達孚、美國嘉吉、邦基等外資均有積極的投資行為,外資企業最大的優勢是:海外油料資源的控制能力、國際油料貿易的掌控能力,如果在中國油料加工端的能力再大幅度提高,國內油料加工企業的生存空間將繼續被壓縮。與此同時,國內大豆壓榨企業也紛紛擴大產能,如中糧、中儲糧、匯福糧油、中海糧油、新希望等。內資企業擴大產能很重要,但如果沒有海外油料資源的掌控能力,國內企業面臨的風險更大。

    2.2、新一輪的整合將突出問題、激化競爭

    植物油加工產能擴張之外,大型企業集團還傾向于產業園式的資源布局,以中糧集團在全國規劃布局十幾個產業園最為突出。除此之外,益海嘉里、中儲糧、和潤、匯福等都在積極運作,集團擴張進入白熱化狀態,尤其是在一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地區。

    在當前這種異常激烈的競爭格局下,為了免于被淘汰、被吞并的局面,企業利用各種手段加大力度進行擴張。但我們認為,這種集中的、大規模、重復的投資,也將帶來不利影響。糧油行業本就存在產能過剩、分布不均衡、同質化嚴重的問題,這種重復的大規模建設,相似的經營模式,不但難以緩解產品同質化局面,還將加重產能過剩并激化競爭。

    3、社會資本大量涌入小品種植物油行業,茶油行業一馬當先成為投資重點領域。

    在大宗植物油長期處于產能過剩、行業微利、競爭加劇等不利競爭的格局下,植物油行業的投資重點轉向小品種植物油,近年尤以茶油行業投資最為熱烈。自2015年湖南貴太太茶油登陸新三板后,截止目前已有6家企業掛牌新三板,行業逐步進入快速發展期。

    從各公司財報來看,2017年上半年毛利率平均在27%,最高的為35%,但盈利情況卻差距較大:其中江西友尼寶、浙江久源、浙江久晟營收、凈利潤同比均大幅增加,且毛利率均在30%及以上水平,主要由于這三家企業擁有油茶種植基地,與種植戶有牢靠的合作關系,能夠掌控穩定的原料來源;貴太太擁有自建油茶基地,同時也與種植大戶、合作社有長期合作管理,因此營收及凈利潤均是新三板企業中最高水平,公司純茶油毛利率達到54%,但因公司不斷豐富產品體系,調和油比例較大,使得公司整體毛利率偏低在20%。

    江西源森及福建沈郎茶油營收及凈利潤同比均下降,毛利率分別為19%和26%。這主要由于企業原料主要靠市場收購,2016年全國油茶籽產量有所下降,價格大幅上漲,企業油茶籽收購量不足,導致產量、營收及利潤均下滑。當前茶油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且不斷涌現新進入者,市場競爭激烈。

    因茶油生產具有生態、經濟及社會效益的綜合優勢,也符合當前國家調整農業結構和產業扶貧的相關政策,是未來一段時期我國最具發展潛力的國產小品種植物油。但當前油茶籽單產低、茶油質量參差不齊、渠道開發不完善、回報周期長等問題,也對企業的運營和盈利模式的規劃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

    這需要企業不斷完善產業鏈,原料端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的基礎上,加入科研單位,進行樹種改良、種苗培育,以解決油茶樹單產低的問題;在傳統銷售模式上,應用互聯網、新媒體等銷售,豐富渠道以多層次開發市場;在完善產業鏈的同時,與其他產業(如休閑農業)聯合發展,實現盈利模式多元化。

    總結

    鑒于此,艾格農業對中國未來中短期植物油加工行業發展趨勢及投資方向做了初步的預測:

    (1)大宗植物油行業集中度及規模化程度繼續提高。

    (2)大豆、油菜籽壓榨行業整合速度加快,企業競爭更注重全產業鏈的完善尤其注重物流建設。

    (3)小品種植物油成為重點投資領域,新建項目將更注重包括從原料供應至終端產品品牌建設的全產業鏈投資。

    (4)品牌建設及營銷成為企業更加注重的關鍵要素。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