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工程師之家 陳洋
步入21世紀,尤其是入世以來,中國糧油行業迎來了發展壯大的機遇,同時與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隨著中國最近解除油籽和谷物加工領域對外資的限制,美國再次對中國揮起“301”大棒,產業競爭將會急劇增加,國內外企業之間的融合、吞并、廝殺將會更加激烈。
回望中國糧油業的發展史:中國古代燦爛輝煌;鴉片戰爭后舊貌新顏;民國時期艱難曲折;新中國成立后浴火重生;改革開放后日新月異。新時期下出現了以中糧為代表的本土糧油巨頭,而當前面對著糧油行業寡頭的強勢入侵,趁中國“大豆危機”之際大規模并購,并將本土化做到極致的益海嘉里壟斷中國糧油市場,本土巨頭中糧等還未足夠強大,中小糧油企業舉步維艱,民營企業苦不堪言,本土糧油企業又將如何迎難而上,屹立不倒,糧油行業的未來又將如何發展?
投資并購、技術創新、全球化成為我國糧油巨頭不倒三要素
中糧:“加減法”并用,布局世界、打造國際大糧商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COFCO)是國際領先的全球大糧商之一,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全球布局、全產業鏈、擁有最大市場和發展潛力的農業及糧油食品企業,通過“加法”做全產業鏈并購,通過“減法”聚焦主業、清理虧損資產。2017年1-6月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實現“三超”,超同期、超歷史最高值、超預算,營業收入達到2161.2億元,同比增長7%;利潤總額55.1億元,同比增長112%。
以往寧高寧執下通過“加法”,中糧不斷并購重組做全產業鏈,卻壯志未酬。16年以來趙雙連執下通過“減法”,中糧集團聚焦主業,不斷瘦身,實用主義的改革迎來了短期捷報。作為泱泱國企,中糧今年1-6月的凈利潤遠不及傳統的四大糧商,究其原因是在產業鏈前端的關鍵性要素(技術、資源、品種、單品規模)相對滯后,沒有形成“壟斷性”。中糧與世界著名的四大糧商相比,規模確實上來了,但是核心能力沒有形成。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一大市場里,成功不是做了多少事,而是要把事情做強、做深,這也是中糧需要將糧油糖棉核心主業做大做強,不僅僅是加減法,還要實現乘法效應。
魯花:多元化發展,創新助力“百億逆襲”
山東魯花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一家大型民營企業,現擁有員工兩萬余人,下設26個生產基地,橫跨食用油、調味品、蔬菜加工等多個行業。食用油年生產能力100萬噸,調味品年生產能力30萬噸[13]。利用獨創的5S物理壓榨技術,生產以花生油為主,壓榨葵花仁油、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等多品類為輔的食用油產業鏈。雖然企業并購不那么頻繁,但是憑借著創新,在各大糧商鯨吞蠶食下,依然屹立不倒。
作為一家成立二十多年一躍為百億資產的民營企業,傳承和創新,讓企業永葆青春,專一做花生油,讓魯花成為了花生油的代名詞。利用獨特的發酵技術,轉向多品類的調味品產業鏈,多元化發展,讓魯花在這個被寡頭壟斷的糧油行業下奮起直追。
九三集團:內外兼修,玩轉期貨,布局“大外貿”和“大營銷”
九三糧油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九三集團),擁有集種植、收儲、物流、加工、營銷全線資源的中國農業產業化領軍企業。國內現有黑龍江九三等十二個生產子公司和香港、美國芝加哥、巴西圣保羅等海外經貿公司。九三集團年加工大豆總能力1200萬噸,銷售收入超過450億元,進出口貿易總額超過60億美元,企業大豆加工總量位居全國第一,油脂加工總量位居全國第三。
與其他國有企業將期貨視為“洪水猛獸”畏而遠之不同,九三集團反其道而行之,擁抱期貨,借期貨規避風險,以企業管理+專業人才,玩轉期貨,立足東北,放眼全國,布局世界。
從本土三大糧商的發展,我們可以看出當前糧油行業集中度極高,寡頭壟斷的時代已然形成。中國本土糧油行業未來的發展必然是創新發展、聚焦主業、做全做強產業鏈。作為關乎國計民生的糧油行業,主打必是油脂主業,那么未來國內油脂行業發展的趨勢又是什么?
短板1:新產品研發
油脂作為糧油行業的主要產品,油脂產品的推陳出新,關乎著企業能否抓住消費者,占領市場。魯花推出雙料高油酸調和油,長生發布破壁花生油,江南大學開發出快餐用新型煎炸油......
尼爾森數據顯示,在其監測的100種快速消費品中,小包裝食用油的市場規模排名第三,除了規模巨大之外,更引人注目的是這塊蛋糕超高的增長速度。食用油的消費將由散裝油向小包裝精致油方向發展。這樣小小的轉變將造就一個市場容量超過200億,年增長速度超過30%的小包裝食用油大市場。而中國油脂產業總體增長大約在5%-6%,小包裝油的增長幅度遠遠高于散油的平均增長。
短板2:新油料的開發利用
在中國的油料作物中,除了大豆等大油料作物外,還有許多特種油脂資源有待進一步開發利用。目前可利用的特種油料達上百種,開發利用特種油料,是未來各大糧商做油脂高端市場,擴大凈利潤的有效途徑。
我國年產米糠1461萬噸,如能全部利用,每年可生產米糠油220萬噸。《糧油加工業“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要“積極發展米糠油”,到2020年將“米糠等副產物利用率達到50%以上”。
油脂產品“安全、優質、營養”的發展方向
近年來所謂的油脂專家對油脂行業不負責的言論,以及最近香港發生的食用油塑化劑恐慌,還面對著地溝油、反式脂肪酸等等安全挑戰,未來食用油發展,安全是首要,優質和營養將會是各大油脂企業吸引消費者的不二法門。
總結: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誰控制了糧食,誰就控制了人類。”中國油脂工業歷經了數千年的風風雨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開啟了古老中國油脂工業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隨著貿易全球化的不斷深入,面對著傳統的ABCD全球四大糧商的跑馬圈地,糧油巨頭已獨霸天下,跨界企業異軍突起,外資已經對我國糧油行業悄然完成布局,國內糧油企業要想在世界糧油領域分得一杯不小的羹并占據話語權,就必須不斷改革自我,創新發展,剪除“僵尸”業務,把自己的主業做大做強,在產業鏈前端的關鍵性要素上形成自己的“壟斷性”。那么,世界糧商的頭把交椅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