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9日訊 記者從江蘇檢驗檢疫部門獲悉,12月26日,巴西衛生監督局發布信息,在其國內召回因品質檢驗不合格的三款特級初榨橄欖油。12月19日,突尼斯商務部發言人也表示突尼斯橄欖油出口遇到的最主要障礙是產品質量有待提高。
由于橄欖油中含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近年來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但進口橄欖油也存在著一些不合格現象。在國家質檢總局2017年公布的未予準入的食品化妝品信息中,就有15批次進口橄欖油被檢出不合格,具體原因有:標簽不合格、貨證不符、蠟含量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超過保質期等。
據江蘇常熟檢驗檢疫局進口食品檢驗人員介紹,橄欖油是以油橄欖樹的果實為原料制取的油脂。采用溶劑浸提或重酯化工藝獲得的油脂除外,不得摻雜其他種類的油脂。可分為初榨橄欖油、精煉橄欖油、混合橄欖油,其中初榨橄欖油還可分為特級初榨橄欖油、中級初榨橄欖油。不同種類的橄欖油質量指標要求存在差異,初榨橄欖油不得添加任何添加劑。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國內從事進口橄欖油的進口商,一是要明確我國對進口橄欖油及相關產品的質量標準和要求;二是加強與國外出口商的溝通,做好供應商評價,對產品進行全面風險分析,進口前索取合格證明材料以驗證產品的真實性;三是做好相應的進口準備工作,防止因標簽不合格、所需證書資料不全等耽誤通關時間;四是通關后,注意儲存環境,防止因儲存不當造成品質不合格。存放橄欖油要遠離氧、光照、高溫、金屬離子和水等促油脂氧化因子,把握密封、避光、低溫、忌水四原則,確保進口產品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