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區塊鏈”太火了,被稱為即將顛覆未來社會的“黑科技”,誰能想到,這最前沿的技術竟然率先在最古老的糧油業落地了!
這幾天,幾乎全世界的科技界、金融界、物流界,都在談論一船運往中國的美國大豆,因為這是全球第一筆通過區塊鏈完成的農產品貿易!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事件,預示著數字革命即將改變糧油及大宗商品市場。
尤其這筆交易是發生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更具有某種象征意味。
賣家是百年國際糧商路易達孚,買家是國內領軍的民營油脂集團山東渤海實業,幾家國際銀行、航運公司也都參與了進來,去年12月,這船6萬噸的大豆買賣在一個基于區塊鏈技術的數字化交易系統中完成。
開發該系統的ING公司主管表示,傳統11-14天完成的交易,用區塊鏈技術只需用四天。測試顯示,銀行完成其在交易中的角色,平均時間大約為25分鐘到3小時。
路易達孚在一份聲明中說:
“這是農產品領域首次實現了數字化交易,包含全套的數字化文件(銷售合同,信用證,證書),數據自動匹配,避免了任務重復和人工審核,交易周期縮短了5倍,其他好處還包括能夠實時監控交易進度,驗證數據,減少欺詐風險,縮短現金周期。“
有專家據此預言:過幾個月或一年,最多兩年,這個世界會變得大不一樣,大宗農產品交易中或將普遍采用區塊鏈技術,進入數字貿易流程管理時代。
很是好奇吧?來看這船大豆是如何交易的吧。
區塊鏈究竟是什么鬼?
區塊鏈是一種分布式的不可變數據庫,理論上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數百萬臺計算機上,由所有人共享 。主要優勢是去中心化、無需中介參加、過程透明、成本低,數據安全。
最早的應用場景是比特幣等加密數字代幣,隨著技術不斷成熟,逐步和實體產業結合,目前已開始運用在數字版權交易、供應鏈管理、溯源等,本文提到的大豆交易正是開啟了大宗農產品在區塊鏈上交易的先河,因此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目前各國政府、大公司都在緊羅密布地推進相關區塊鏈項目,
比如國際糧商嘉吉“Honeysuckle White”火雞品牌已利用區塊鏈技術追蹤產品來源。當消費者購買火雞,可通過包裝上的標簽代碼訪問網站查驗。
甚至連逢年過節就刷屏的腦白金也趕了一波熱鬧,稱將在2018春節大促中引入“區塊鏈”送禮業務。
總之,區塊鏈是一項顛覆性技術,正在應用到很多真實的場景中,能夠改變人類的生活、提升行業的效率,也許不久,賣油郎們就都將在區塊鏈平臺上賣油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