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cn油訊
2018年一大波食用油新標準上線,進入收官之月,即將迎來最重磅的調和油新標實施!自12月21日實施這天開始,各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要組織開展為期1個月的專項監督檢查。
準確理解與執行新標準,與每個油脂人、廣大消費者息息相關!針對大家最關心的問題,尤其是如何標識,梳理匯總有關部門、機構及專家發布的要點解讀如下,供參考。
2018年實施的食用油國家標準有哪些?
5月1日《玉米油》GB/T19111-2017 實施
7月1日 《大豆油》GB/T1535-2017《花生油》GB/T1534-2017 《葵花籽油》GB/T10464-2017 實施
12月1日《芝麻油》GB/T8233-2018 《油茶籽油》GB/T11765-2018 實施
12月21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油》GB2716-2018 實施
這些標準有何不同?企業執行哪一個?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油》是所有食用植物油產品質量標準的母標準,具有強制性。
其他為推薦性標準。
強制性標準必須執行,若違反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推薦性標準為企業和用戶自愿采用。
如果生產中執行的是推薦性標準,12月21日后同時要符合《植物油》新標準,要注意兩者間的不同。
例如:酸價指標:初榨橄欖油 GB/T 23347-2009中 要求≤4.0mg/g,《植物油》新標為≤3mg/g,要求更嚴格,需符合。
調和油產品適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油》。
12月21日以前生產的食用油產品怎么辦?
企業在2018年12月21日之前依法生產的食用植物油允許銷售到保質期結束。
也就是說,21日后,還可能在市面買到一些此前出廠的合格調和油產品,關鍵看生產日期。
12月21日后生產的調和油命名有啥規定?
《植物油》標準規定: “食用植物調和油產品應以‘食用植物調和油’命名”。
即:所有調和油必須統一標稱“食用植物調和油”。不再允許出現“山茶調和油”“橄欖調和油”“亞麻籽調和油”等標稱。
以后調和油必須公布配方嗎?怎么寫?
必須要!《植物油》標準規定:“食用植物調和油的標簽標識應注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
生產者可在配料表中或配料表的臨近部位使用不小于配料標示的字號,標注比例。以一款調和油為例,下面三種或類似的寫法都可以:
- 大豆油(50g/100g)、玉米油(30g/100g)、菜籽油(20g/100g);
- 大豆油(50%)、玉米油(30%)、菜籽油(20%);
- 大豆油、玉米油、菜籽油添加比例為5:3:2。
以后調和油是否需標注脂肪酸含量?
新標準鼓勵但不強制,調和油標簽標識可注明大于2%脂肪酸組成的名稱和含量。
大豆油等推薦性新國標,標簽有什么新規?
這些新國標均要求“標注產品的原產國”代替舊國標的“注明產品原料的生產國名”。
例如,產地巴西的大豆,在江蘇鎮江進行加工,那么按照新國標應該標注:江蘇鎮江;又如產地東北的大豆,在江蘇鎮江進行加工,那么按照新國標應該標注:江蘇鎮江。
大豆油和玉米油新國標均要求“采用轉基因原料生產的植物油要按國家有關規定標識”,而對我國市場上并不存在該種轉基因作物及其加工品的,食用植物油標簽、說明書上不得標注“非轉基因”字樣,來吸引消費者眼球。
大豆油等新國標的亮點在哪里?對消費者有什么好處?
新國標的共同點在于“重置等級,調整指標”。
浸出大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葵花籽油重新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取消四級;
壓榨花生油、葵花籽油重新分為一級、二級,取消三級、四級;
新國標放寬了酸價和過氧化值的范圍、降低了煙點、調整了色澤評判方法,有的刪除了折光指數、碘值、皂化值、不皂化物指標的要求,增加了對真菌毒素、污染物、農藥殘留限量等食品安全的要求。
這些核心指標的更改,都緊緊圍繞“適度加工”原則,有利于保留油脂中生育酚、甾醇、角鯊烯、類胡蘿卜素等營養物質。同時引導消費者選油不光看顏色或聞香味,更要關注食品安全指標。
大豆油等新國標中的特征指標如飽和酸、油酸、亞油酸,是否為判定產品合格的依據?
對于“飽和酸、油酸、亞油酸”等特征指標,表示了植物油的基本特征,當被用于真實性檢測時,供參考使用,不作為產品質量是否合格的依據。
執行玉米油標準的產品可否取名為玉米胚芽油?
《玉米油》GB/T 19111-2017規定,玉米油是指“用玉米胚制取的油”;執行本標準的產品應使用“玉米油”名稱。
12月1日執行的芝麻油新標準有何值得關注?
芝麻油新國標增加了小磨芝麻香油的定義;將芝麻油分為四類:芝麻原油、芝麻香油、小磨芝麻香油和精煉芝麻油;
芝麻香油、小磨芝麻香油、精煉芝麻油都是“成品芝麻油”,分為一級、二級兩個等級。
為避免芝麻油摻偽,新標準規定“成品芝麻油在零售終端不得脫離原包裝散裝銷售”。
如何獲取有關食用油的國家標準文本?
可登陸“國家標準全文公開系統 http://www.gb688.cn/bzgk/gb/ 在線瀏覽,或向中國標準出版社讀者服務部(010-68523946)咨詢購買紙質標準文本。
12月21日,標準中的標準——《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植物油》將正式實施,此前中糧、魯花、中儲糧等企業生產的調和油已公開配方配比,是行業的一大進步,彰顯了企業責任感。
美中不足的是,新國標中暫沒有涉及到檢測技術,調和油通常只能檢測出含量超過2%的油品。目前可行的標準檢測機制是采取留樣監督的方式,按照企業提供的配方配比新制檢測樣本,觀察其是否與留樣一致。
隨著新國標的實施,消費者對食用油的認知會越來越清晰,不規范、低質量、配比不合理的品牌、企業將被淘汰,從而搭建一個更公平的競爭平臺,保護真正誠信經營的企業。
另外,當家大油種《菜籽油》新國標仍姍姍來遲,這一波食用油新標風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