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贏家:欣欣向榮的中國花生油產業

    2019-01-25
    摘要:

    2018年得以享受市場洗牌最大紅利的,是表面波瀾不驚,實則風起云涌的花生油。在一項針對中國十大城市居民(北京、上海、廣州等)的用油調查中,花生油成為購買首選。花生油是我國自給自足率最高的食用植物油,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花生加工產業,花生是我國糧油資源中為數不多的從產量、消費量及貿易量均占優勢的農產品。

    oilcn油訊 

    欣欣向榮的中國花生油產業,你了解嗎?

    2018年對食用油行業來說,不能算是好年景;中美貿易戰的彌漫硝煙中,難免豆賤傷農,油賤傷企。但意外的贏家出現了:中國花生油產業正欣欣向榮。

    在2018年中國百佳糧油企業榜上,花生油領軍企業魯花集團以289.4億元的年營收及高達13.6%的增長率,排名全國民營油脂企業第一;中小企業也不弱:廣東花生油企業鷹嘜食品上榜“2018廣東制造業100強”;河南花生油企業濮陽訓達糧油上榜“2018河南民營制造業100強”......

    2018年大家熱議的是“消費升級”亦或“消費降級”,無論升降,得以享受市場洗牌最大紅利的,并不是媒體矚目的橄欖油、茶油等高端小油種,也不是攪動市場的濃香菜油、稻米油等,而是表面波瀾不驚,實則風起云涌的花生油。

    在一項針對中國十大城市居民(北京、上海、廣州等)的用油調查中,花生油成為購買首選。

    春江水暖鴨先知,油企們不約而同地集中火力,攻向花生油品類。

    魯花集團繼續高舉高打“高油酸”旗幟,在河南正陽、湖北襄陽建立高油酸花生油生產基地,在多省布局高油酸花生良種繁育基地,引領中國食用油產業的升級換代。

    益海嘉里集團加大了旗艦產品”胡姬花”花生油的營銷力度,大手筆在山東青島投資建立食品產業園,涵蓋風味油脂研發中心、花生制品生產中心。

    福臨門緊跟熱點,在原有土榨花生油系列外,創新性推出區域單品“南派花生油”;專注葵花油的“多力”、領銜玉米油的“長壽花”均有轉向花生油;擅于掐尖的“恒大興安”,也迅速增添了花生油新品。

    花生油為何引無數英雄競風流?

    當今“國油之王”

    花生油具有獨特的濃郁風味,油酸比例接近一半,有被稱為中國人自己的實惠“橄欖油”,盛宴、家肴皆可擔當,風靡大江南北,自帶粉絲流量。

    眼下豆油陷于轉基因是非之爭,菜油困于進口國產之分,調和油處于撥亂反正的當口,從城市到鄉村的換油潮流中,價格考量退居其次,人們更注重的是安全及營養,口味內涵兼具的花生油少有“緋聞”,妥妥地接住了消費升級的繡球。

    花生油是我國自給自足率最高的食用植物油,據農業農村部的數據,2017/18年度中國花生油產量為312萬噸。

    我國豆油、菜油產量高于花生油,但很大部分壓榨自進口大豆、菜籽;有關分析顯示,2018年國產菜油實際產量僅120萬噸左右、國產大豆油年產量不足50萬噸。

    從產量上來說,花生油已取代菜油,成為當今的“國油之王”。

    目前花生油約占國內食用油總消費量的9%,逐年快速增加,據USDA數據,2018年我國花生油消費量約為288萬噸,較2007年的201萬噸增加了43%。

    世界花生第一生產大國

    食用油是資源驅動型的產業,花生油的繁榮離不開穩定的原料保障。

    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花生加工產業,花生是我國糧油資源中為數不多的從產量、消費量及貿易量均占優勢的農產品。

    中國自1993/1994年度起成為世界花生第一生產大國,目前約占全球總產量的40%左右,其次主產國為印度、尼日利亞、美國。

    我國是花生凈出口國,花生油進口量還很小:2018年花生油進口約11萬噸,主要來源國為印度、巴西、阿根廷。

    花生在中國各地均有種植,約一半用于榨油。

    河南、山東的花生產量最多,兩省花生榨油產能占全國70%以上。主要的規模花生壓榨企業包括山東魯花、益海嘉里、山東金勝、青島長生、山東龍大等。

    花生油為何能成為贏家?

    高自給率的原料,充分競爭的市場,領先的產業水平、規模,以及無可替代的品質優勢!

    提高花生油在我國居民膳食結構中所占比例,不僅有利于提高全民健康狀況,對發揮本土資源優勢,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增強我國糧油安全意義重大。

    最具中國范兒的花生油,厚積薄發,在轉型升級中迎來了欣欣向榮!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