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cn油訊
近年來,中糧、益海嘉里你追我趕,雙雙站上與傳統糧商巨頭“ABCD”相匹敵的國際舞臺,也一直被視為國內的“糧油雙雄”,兩者間充滿看點的拉力賽引領著行業方向。
局面或將改變,中糧可能超越益海嘉里,成為中國最大油脂加工企業。
傳聞連連:中儲糧糧油加工劃至中糧旗下?
傳聞最早來于國際財經媒體:本月初(5月7日)彭博社報道稱:中糧集團將接手中儲糧的油料壓榨產能,計劃在明年年底前完成重組。
噸位決定地位,業界通常是以大豆加工量比較油企規模。
在2018年中國排名前十的大豆壓榨集團中,中糧和益海嘉里成為大豆之王,兩者大豆壓榨量幾近持平,中儲糧排在第六位。
對此,中儲糧新聞發言人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已注意到媒體的相關報道,但中儲糧方面目前對此并沒有任何信息可以披露。”
及至5月24日,國內權威財經媒體《財經》雜志的報道佐證了該傳聞并非空缺來風,文中稱:
“《財經》記者從不同渠道獲悉,中國高層即將對中糧、中儲糧兩大糧食央企進行深層次整合。中儲糧的糧油加工資產劃轉至中糧集團旗下,預計中糧將會超越益海嘉里成為中國國內最大的油脂加工企業。”
中儲糧油脂及“金鼎”品牌
記得那艘開啟中美關稅大戰的飛馬峰號大豆貨船嗎?這一歷史標志性事件的主角,其實是貨主中儲糧油脂,也就是媒體所說的中儲糧集團最主要的"糧油加工資產”。
中儲糧油脂公司是中儲糧集團的二級子公司,目前是中國排名第四的油脂油料加工商。
——在國內從南至北、自東向西建有七個大型油脂加工基地,分別位于廣東東莞、江蘇鎮江、天津、河北唐山、河南鄭州、四川成都、遼寧盤錦。——業務覆蓋進口大豆、國產大豆、豆油、棕櫚油、菜油、葵花油等品種,形成年灌裝包裝油73萬噸的生產規模;——年營業額超過400億元人民幣,2018年實現利潤占當年整個中儲糧集團利潤的一半。
2011年底中儲糧油脂推出“金鼎”系列小包裝油,目標是五年內要做行業前三。2012年重磅推出“公開配方”的食用調和油,在行業內引發了一場“小地震”。
由其于特殊背景,“金鼎”能夠獲得原材料價格優勢,其成本甚至比第一梯隊的金龍魚、福臨門都要低3-5個百分點,而且本身沒有盈利的壓力,“和品牌比價格,和雜牌比品牌”,金鼎走的是中低價格路線,令行業競爭對手頗為忌憚。
五年后“金鼎”漸入佳境,但與當初的目標,仍有一定的差距;同時,也常受到“與民爭利”的質疑。
隨后中儲糧油脂作出戰略調整,收縮包裝油業務,轉變為“以質量為導向”。
截止2018年底,中儲糧油脂的小包裝油業務形成以金鼎為核心品牌,中鼎、華鼎、中佑、聚美味、鼎皇、俏廚等為側翼品牌的階梯型品牌矩陣,全國銷售網點突破10萬家。
據《財經》報道:中儲糧的定位是“大糧倉”,下一步將回歸糧食收儲的主業;逐步剝離經營性業務。而中糧將通過進一步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圖打造超級大糧商。
目前中糧集團糧油核心主業的經營主體主要為中國糧油控股、中糧國際、中糧貿易、中糧糧谷。
其中國內糧油加工和銷售業務集中在擁有福臨門品牌的中國糧油控股公司。
截止2018年底,其在全國擁有超過20家油籽和油脂加工廠,超過55萬個包裝油銷售網點,實現小包裝油銷售119萬噸。
目前中國小包裝油市場年銷量超過1000萬噸,金龍魚、福臨門和魯花及其各自的子品牌,市場份額超過70%。其中金龍魚的銷量約是福臨門的三倍。
如中儲糧的糧油加工資產轉入中糧旗下,“福臨門”“金鼎”兩強聯手,將加速追趕“金龍魚”的步伐;中糧的油料加工產能則可提升近30%,會超越益海嘉里成為中國國內最大的油脂加工企業,也將使中糧實現超級大糧商的目標。
截止目前,中糧及中儲糧方面均未對糧油資產整合傳聞予以確認及進行相關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