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句話刷屏: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 一文了解總書記關心的茶油產業

    2019-09-21
    摘要:

    總書記關心和肯定的這條好路子上,茶油成為主角,走入公眾視野,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高端茶油的崛起也將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油茶產業的未來還大有可為。

    本周刷屏油脂圈及農業界的消息:

    20190921/fab3d7bff2d1ee764fa1c284d976916b.png

    9月17日上午,正在河南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光山縣司馬光油茶園,察看當地產業脫貧工作成效。

    習近平強調,種油茶綠色環保,一畝百斤油,這是促進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生態良好的一條好路子。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要通過“公司加農戶”的方式,朝著市場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使公司和農民彼此受益。

    今年3月,總書記在兩會期間會見河南人大代表,也曾做出指示:“茶油是個好東西,我在福建時就推廣過,要大力發展好油茶產業!”

    總書記關心和肯定的這條好路子上,茶油成為主角,走入公眾視野,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賣油郎當深刻領會深入貫徹總書記的指示精神。

    我國茶油產業發展現狀是怎樣?一文了解!

    茶油是個好東西

    “國寶”茶油就像熊貓一樣,油茶也是我國特有的一大“國寶級特色資源”,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栽培歷史長達2300多年。

    世界90%的油茶林位于中國,集中分布在湖南、江西、廣西、浙江等15 個省(區市)的642個縣,與油橄欖、油棕、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油料植物。

    20190921/3c463a56898ebdffba4ad4cc38daee8a.png

    茶油中油酸含量在80%左右,并且富含角鯊烯、茶多酚等活性物質,為食用油家族之翹楚,同時耐高溫適合中式烹飪,具有 “吃油不長油、長智不長脂、防病又去病”的良好口碑,是名副其實的“中國油、健康油”。

    2010年我國茶油行業產量還僅為28.1萬噸,之后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18年我國茶油產量接近70萬噸左右;

    出產最高的是湖南省占比接近48%;其次是江西、廣西,產量占比分別為23.76%、10.68%;前三大省份合計比重超過八成,區域集中度較高。

    20190921/56bc4f0b23f53707820b73570bf2db8b.png

    截至2017年底,全國油茶種植面積已達6550多萬畝,占木本食用油料樹種面積的46.7%,預計到2025年,茶油產量將達到250萬噸,行業產值也將從當前的千億元級向萬億元級邁進。

    全國現有油茶企業近1400多家,其中加工企業近700家,油茶籽加工產能超過千萬噸;油茶專業合作社2057個,參與農戶35萬戶。

    茶油行業也受到資本市場青睞,高峰期的2017年有包括湖南貴太太、洪盛源、江西源森、潤心、福建沈郎等9家茶油企業掛牌新三板,整體毛利率達30%左右。

    種油茶:一條好路子

    總書記強調:種油茶綠色環保,是促進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生態良好的好路子。

    油茶是名副其實的綠色富民產業。

    油茶樹是一種常綠樹種,適于山地坡地種植,不與糧食生產種地爭地,能將荒山坡“披綠為寶”。油茶一次種植收獲期長達百年,一般栽種后8-10年郁閉成林,有美化環境,保持水土、涵養水源的生態效益。

    “百畝茶山萬斤油,又討老婆又蓋樓”!對于生活在山區的貧困群眾而言,山林資源就是最重要的生產資料,油茶真正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從“輸血式”扶貧到“造血式”扶貧,也是帶領貧困戶真正走向可持續的致富之路。

    廣西省調研顯示,處于盛產期的油茶林畝產茶油可達60斤~100斤/年,按目前市場價60元/斤計算,年收入3600元~6000元/畝。一戶貧困家庭種植5畝油茶,即可實現穩定脫貧。

    “政府得生態、企業得效益、貧困戶得實惠”的油茶產業,是真正的精準扶貧、振興鄉村經濟的巨大力量。

    ——2009年,國務院批準實施《全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 (2009-2020 年)》;

    ——2014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6年,國家發改委、農業部、國家林業局聯合印發了《全國大宗油料作物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 年)》,將油茶與油菜、花生、大豆一起列為我國大宗油料作物,并作為今后扶持發展的重點。

    大膽去做:市場化、規模化

    總書記說:“路子找到了,就要大膽去做。要通過“公司加農戶”的方式,朝著市場化、規模化的方向發展。”

    這么好的茶油為何還沒能成為百姓消費得起的當家油?

    我國油茶產業在2008年才真正開始發展,短短十年間仍處于初級階段,面臨諸多挑戰:

    油茶新造林前期投入大、生長周期長,老油茶林管理粗放,單產水平低;機械化研發進展較慢,生產成本高;導致茶油供應能力有限,市場售價達到每公斤200元,這對多數家庭而言,顯然有點“吃不消”。

    另一方面,茶油銷售市場比較混亂,真假摻雜其中,標準修訂滯后,具有影響力的領導品牌缺位,令消費者難以適從。

    正如總書記指示,油茶產業的根本出路在于市場化、規模化,其中企業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油茶的發展壯大需要市場的強大需求,只有占有市場資源才能有生機和活力;

    湖南龍頭企業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原則,聯合創建了“湖南茶油”公用品牌,出臺統一的標準,已培育出大三湘、山潤、貴太太、林之神等一批頗具影響的茶油品牌,舞活龍頭帶動產業鏈。

    發展油茶產業要需要順應現代農業的大趨勢,一定要規模化,包括種植規模和加工規模。

    油茶企業也在千方百計降成本,包括推廣良種提高畝產量,提升機械化作業,降低人工成本;運用科研成果,開發精油、面膜、香皂等高附加值深加工產品等,但仍需要政府助一臂之力,解決貸款融資等難題。

    20190921/bb7558a59865ed4239a1357173c67524.png

    茶油市場發展空間潛力巨大,消費者對茶油的營養、價值的認可度越來越高,作為一項數千年歷史的傳統產品,在新的歷史時期又煥發生機,成為推動綠色發展,關系精準扶貧的朝陽產業。

    總書記的指示讓廣大油茶人備受鼓舞,成為茶油發展的新動能,高端茶油的崛起也將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油茶產業的未來還大有可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