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克力制程用油高溫恐致癌,臺灣地區擬規范“縮水甘油脂肪酸酯”

    2019-11-23
    摘要:

    巧克力、餅干等制程中使用油脂的產品,經過高溫處理后,可能產生具致癌性的污染物質“縮水甘油脂肪酸酯”。中國臺灣近期擬比照歐盟作法,訂出限量標準。

    巧克力、餅干等制程中使用油脂的產品,經過高溫處理后,可能產生具致癌性的污染物質“縮水甘油脂肪酸酯”。中國臺灣“食藥署”近期擬比照歐盟作法,訂出限量標準,對食用油、嬰兒奶粉及副食品加以規范,預計明年上半年預告,成為亞洲納管首例。

    “縮水甘油脂肪酸酯”是食用油經由200度以上的高溫后產生的污染物,常見于棕櫚油制作的產品,被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列為2A級致癌物。

    臺北榮民總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表示,“縮水甘油脂肪酸酯”具動物致癌性,可能導致腎癌、腎小管異常,但在人體上并無致癌證據,屬于人體可能致癌物。其每日耐受量(TDI)為每公斤0.8微克,在體重輕的嬰幼兒身上較為危險。

    中國臺灣地區“食藥署”相關負責人表示,歐盟去年訂出限量標準,限定每公斤植物油、動物油,不能含有超過1000微克的“縮水甘油脂肪酸酯”;嬰幼兒食品的 “縮水甘油脂肪酸酯”每公斤不能超過500微克;粉狀、液狀嬰兒奶粉及副食品則每公斤不能超過55、6微克。

    該管理機構近期曾針對市售相關產品進行小型監測,均未超出歐盟標準上限。目前國際上僅有歐盟針對“縮水甘油脂肪酸酯”加以規范,該管理機構明年上半年將預告限定標準,創下亞洲首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