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法門
提問:馬來西亞提高關稅對棕櫚油價格又何影響?歷史上關稅政策對棕櫚油價格影響大嗎?
馬來西亞每個月會審核棕櫚油的參考價格,然后來決定當月毛棕櫚的出口關稅。這個都是公開的信息,我們可以從MPOB官網查看每個月的出口關稅。
(資料來源:MPOB)
從MPOB官網的Statistics這個欄目里可以看到,我們平時所需要的一些數據基本上都是公開的,每月出口關稅在ExportDuties這里,你點開之后選擇對應的年份和月份,就可以看到相關公告。
(資料來源:MPOB)
這個就是2020年1月份馬來西亞毛棕櫚出口關稅的相關規定:征稅商品是毛棕櫚油,參考價格是2571.16馬幣。
關于棕櫚油,這里有一些常見的縮寫,需要了解一下:
CrudePalmOil(CPO,毛棕櫚油)
ProcessedPalmOil(PPO,精煉棕櫚油)
PalmOil(PO,棕櫚油)
CrudePalmKernelOil(CPKO,毛棕櫚仁油)
ProcessedPalmKernelOil(PPKO,精煉棕櫚仁油)
PalmKernelOil(PKO,棕櫚仁油)
PalmExpeller/Cake(PE/PC,棕櫚粕)
PalmKernelExpeller/Cake(PKE/PKC,棕櫚仁粕)
棕櫚的果肉可以用來煉油,煉成的是毛棕櫚油CPO,然后毛棕櫚油可以進行提煉成精煉棕櫚油PPO;當然有油就油粕,就會有棕櫚粕PE/PC;另外,棕櫚的果仁也是可以用來煉油的,煉成的是毛棕櫚仁油CPKO,然后再精煉成精煉棕櫚仁油PPKO,同樣也會產生棕櫚仁粕PKE。
這些都是與棕櫚油相關的最基礎的一些東西,然后我們再來探討一下這個關稅問題。正常情況下,任何一個主產國,沒有道理會去對自己出口的產品征收較高的關稅的,你像我們國家都是鼓勵出口賺外匯的,對出口商品都是鼓勵的,采取的是出口退稅政策,這個馬來西亞怎么搞的,出口商品還加征出口關稅。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征稅品種是CPO,也就是毛棕櫚油,所以當馬來西亞毛棕櫚油庫存過剩的時候,為了緩解庫存壓力,一般會采取降低關稅,增加馬來西亞毛棕櫚油的出口,從而減輕國內毛棕櫚油的壓力。
那么問題來了,為什么當馬來西亞毛棕櫚油庫存壓力降低時,馬來西亞會提高毛棕櫚油的出口關稅呢?因為馬來西亞不僅出口CPO,也出口PPO,它出口的總量基本上是一定的,通過出口稅率的調整來調整CPO和PPO的出口結構。
對于中國和印度等主要進口國來講,在進口棕櫚油的時候,會對進口成本比較敏感,這個時候PPO的進口優勢就會逐漸凸顯,從而增加PPO的進口,只要進口國的剛需是一定的,無非就是比較進口CPO和PPO哪個更有利。
上調CPO的出口關稅,主要是為了增加PPO的出口比例。這個CPO主要是做肥皂之類的偏日化產品,PPO主要是用于食用,例如面包、餅干、方便面這些食品都是用精煉棕櫚油的,一般是熔點在24-33攝氏度之間。
那馬來西亞干嘛非這個事去調整出口結構呢?這主要是因為精煉產業也需要發展啊,也需要帶動就業啊。為什么印度對馬來西亞出口的CPO征收的關稅比PPO的要低,首先征關稅是為了保護印度國內的油籽農戶,其次對PPO征收比CPO更高的關稅是為了保護印度國內的精煉產業。
馬來西亞也要發自己國內的精煉產業,你想一下,馬來西亞自己生產棕櫚,生產毛棕櫚油,再在國內精煉,然后再出口,這個產業鏈大部分都在國內完成,這會帶動國內多少就業。你直接把原料出口給別人了,別人拿回去自己提煉,那是給進口國發展精煉產業,帶動進口國的就業。
所以,一般在馬來西亞毛棕櫚油庫存比較嚴重的時候,這個時候降低出口關稅,增加出口,緩解國內庫存壓力,當國內毛棕櫚油庫存壓力降低或者不存在的時候,他就要考慮努力發展國內的精煉產業,推動PPO的出口。
上面的這些簡單的背景清楚了之后,你會發現,一般都是在主產國狀況比較好的時候,才會采取提高毛棕櫚油的出口關稅,所以這種策略大多數都是在棕櫚上漲的行情中出現的,沒有說國內毛棕櫚庫存過剩,你還自己捅自己一刀,提高出口關稅。
(資料來源:MPOB)
另外,從11月MPOB報告來看,在數據公布之前,國內棕櫚走了一波下跌行情,然后出來數據了,這個數據有利多也有利空,利空的是庫存不及預期,利多是減產得到確認。所以從庫存來看,短期可能稍微偏空一點,從減產確認來看,長期依然是偏多的。
除了產量和庫存之外,我們還發現CPO的庫存下降了12.75%,反而PPO的庫存上升了7.07%,既然減產得到確認,那么對于馬來西亞政府來說,需要擔心的可能不再是國內毛棕櫚油庫存過剩的問題,而是如何調結構的問題,畢竟印度還對馬來西亞出口的PPO征收非常高的關稅,所以它提高CPO的出口關稅,來增加PPO的出口,從而帶動國內精煉產業的發展。
這就是馬來西亞不斷調整CPO出口關稅的一系列原因和背景,以及從11月的MPOB報告數據可以看出,為什么馬來西亞在這個時候又開始增加出口關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