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

    2020-04-25
    摘要:

    近20個國家先后出臺了措施限制糧食出口或升級糧食出口管理措施。這些國家多數集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對中國糧食進口以及糧食安全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亞布力研究中心 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爆發之后,截止4月16日,有接近20個國家先后出臺了措施限制糧食出口或升級糧食出口管理措施。這些國家,多數集中在“一帶一路”沿線,其中不乏中國較大的貿易伙伴國。這些國家對糧食出口的限制,對中國糧食進口以及糧食安全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糧食及其他農產品貿易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中國大米、小麥以及大豆等農產品的重要進口來源地,包括豬肉等肉食產品。總體看,近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糧食貿易呈現以下特征。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合作加強。近幾年來,尤其是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隨著中美農產品貿易關稅的提升以及南美國家大豆、玉米等農產品價格的上漲,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合作不斷加強,農產品貿易規模及產品數量不斷擴大。從2018年末開始,中國開始擴大從俄羅斯的大豆進口。2020年2月,不到兩個月時間,僅中糧就有2萬多噸的進口大豆從俄羅斯到貨,而3月份的進口到貨量超過2月份。以中糧為例,今年,中糧還首次從保加利亞進口玉米。

    “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增速高于總體水平。2018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額較2017年同比增長12.0%,高出我國農產品總體貿易增速4.3個百分點。其中進口增長16.4%;出口增長6.8%,進出口增速分別高于總體增速1.3和5.5個百分點。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報告,2019年,中國與泰國、俄羅斯、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印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都有較大增長。

    “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占比不斷提升。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發布的《“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發展報告》(2018),“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規模不斷提升,產品不斷豐富。2018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占中國對外貿易總額的27.4%,而“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額占中國農產品對外貿易總額的35.1%,接近高出8個百分點。部分農產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出口額甚至占出口總額的50%以上,植物油、熱帶水果、木薯等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的數量超過該類產品從外進口總量的60%以上。

    中國與“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長期處于逆差地位。近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規模不斷擴大,雖然中國整體上保持著出超的地位,但在農產品貿易方面,中國卻長期處于逆差狀態,而且逆差規模在不斷擴大。以2019年為例,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的統計,除新加坡、文萊、巴林、馬爾代夫、巴勒斯坦以及波黑等六個國家以外,中國與其余57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總額為4202.01億元,其中中國進口2372.22億元,出口1829.79億元,逆差達542.43億元。

    東盟是“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的主要區域。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海關總署網站的統計信息,東盟國家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份額中比重最高,東歐地區增長速度最快,但總體規模不大。2019年,不包括文萊在內,中國與東盟其它9國的農產品貿易額就高達2815.2億元,占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額的67%。

    20200425/5edbaab4849973c57b26e1706e7ad308.png

    圖1 2019年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農產品貿易前十國家(單位:億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蔬菜、水產品、水果和畜產品為主要貿易農產品。根據海關總署與中國農業農村部的統計,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的農產品主要為蔬菜、水果、水產品,以2018年的出口數據為例,這些產品的出口額分別占對沿線國家農產品出口總額的23.4%、21.1%和13.7%。主要進口農產品包括畜產品、水產品、水果和植物油,進口額分別占自沿線國家農產品進口總額的20.1%、16.4%、15.6%和12.4%。

    中國與主要“一帶一路”國家農產品貿易

    在納入商務部、國家統計局與國家外匯管理局統計的63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泰國、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俄羅斯聯邦、印度、菲律賓、烏克蘭、新加坡、緬甸是與中國農產品貿易規模最大的1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位居前三的國家中,根據中國農業農村部的統計,2019年,中國與泰國的農產品貿易規模達754.54億元,其中中國進口493.3億元,出口261.24億元,進出口總額較2018年增長19.7%;與越南農產品貿易規模達616.69億元,其中中國進口233.67億元,出口383.02億元,進出口總額較2018年增長4.1%;與印度尼西亞農產品貿易規模為614.69億元,其中中國進口430.44億元,進口184.25億元,進出口總額較2018年增長13.9%。在前十國家中,中國與印度的農產品貿易增幅最大,較2018年增長65.3%,其次是緬甸,增幅高達50%。

    泰國

    2019年,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泰國依然維持著中國最大農產品貿易伙伴國地位,全年中國從泰國進口規模高達493.3億元,出口261.2億元。

    從進口農產品品類看,水果及堅果產品是中國從泰國進口的第一大類農產品,2019年進口額高達33.1億美元;其次是麥芽淀粉等制粉工業產品,進口額達7.4億美元;蔬菜進口額約5.7億美元,位居第三;水產品進口4.27億美元;谷物進口3.45億美元;糖及糖制品進口3.19億美元;蔬菜及水果制品進口1.4億美元;飼料及食品工業殘渣進口1.29億美元。肉及食用雜碎進口增長最快,根據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2014年到2017年,中國從泰國進口的內及食用雜碎累計僅有7.6萬美元,2018年猛增至5297.3萬美元,2019年則增至2.13億元,這也表明,在中國國內受非州豬瘟及貿易戰影響加劇的情況下,中國加大了開辟新進口源力度。

    從出口農產品品類看,中國對泰國出口規模最大的農產品為蔬菜,2019年出口規模達7.15億美元;其次是水果及堅果,出口7.03億美元;第三是水產品,出口6.7億美元;肉及魚等制品,出口3.2億美元;蔬菜水果制品,出口2.6億美元。

    20200425/4e2b5a2a9314ee1a25a77e9c4598a84e.png

    圖2 2015年-2019年中國與泰國水果及堅果貿易情況(單位:千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20200425/96e2ea3d97900e147eb524f5b827fe71.png

    圖3 2015年-2019年中國與泰國蔬菜貿易情況(單位:千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20200425/fe901ccecbdefbc8d9b11ca645fa8e0a.png

    圖4 2015年-2019年中國與泰國水產品貿易情況(單位:千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20200425/4060ad4f17d585d2ed5b88badf638832.png

    圖5 2015年-2019年中國與泰國谷物貿易情況(單位:千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越南

    2019年,中國與越南農產品貿易規模較2018年呈弱增長態勢,進出口規模達616.69億元,其中中國進口233.67億元,出口383.02億元,中國處于順差地位。全年貿易總額僅增長4.1%,低于2019年中越貿易9.6%的增幅。

    從進口商品品類看,2019年,中國從越南進口最多的農產品是水產品,進口額達9.75億美元;其次是食用水果及堅果,進口額達8.85億美元;再次是麥芽淀粉等制粉工業產品,進口額3.13億美元。其他農產品中,中國從越南進口谷物2.4億美元,進口蔬菜水果制品1.79億美元,進口飼料及食品工業殘渣1.82億美元。

    從出口商品品類看,2019年,中國對越南出口最多的農產品是蔬菜,出口額達18.6億美元;其次是水果及堅果,出口達14.2億美元。其他農產品品類,水產品出口2.5億美元,茶及調味香料出口2.65億美元,蔬菜水果制品出口2.7億美元,配制飼料及食品工業殘渣出口2.1億美元,其他動物產品出口3.75億美元。

    20200425/6b48660b3aaff53d98429736555d9d8c.png

    圖6 2015年-2019年中國與越南農產品貿易情況(單位:千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20200425/4a77382e2d34af8b105126bda082fb62.png

    圖7 2015年-2019年中國與越南水產品貿易情況(單位:千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20200425/656aadc3c413f61547c54ec1bdce1d9a.png

    圖8 2015年-2019年中國與越南水果及堅果貿易情況(單位:千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20200425/620a4e15e3a9699d08a282b442b38693.png

    圖9 2015年-2019年中國與越南蔬菜貿易情況(單位:千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印度尼西亞

    2019年,中國與印度尼西亞的貿易額達到614.69億元,較2018年增長13.9%,其中進口430.44億元,增長20.4%,出口184.25億元,增長1.3%。

    從進口商品品類看,中國從印尼第一大進口商品品類為動、植物油、精制食用油脂及蠟等,進口金額達39.5億美元;第二大進口產品為水產品,進口金額6.5億美元;乳蛋及其他食用動物產品進口金額達2.2億美元。

    從出口商品品類看,中國對印尼第一大出口農產品為食用水果及堅果,金額達6.48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32.2%;第二大出口農產品為蔬菜,出口金額達5.47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65.4%;第三大出口農產品為煙草及制品,出口金額達2.3億美元,比2018年增長37.3%。

    20200425/a7670d358c75759b5aa07b540cc8ad18.png

    圖10 2015年-2019年中國與印度尼西亞農產品貿易情況(單位:千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20200425/5521d117ed50daf71a339e45b21ab1ff.png

    圖11 2015年-2019年中國與印度尼西亞水產品貿易情況(單位:千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20200425/923bd5e300785f6d9dc843511a98939e.png

    圖12 2015年-2019年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動植物油產品貿易情況(單位:千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20200425/5196376a8608f3beb3fc1389aee8a8b8.png

    圖13 中國對印度尼西亞十大出口農產品(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20200425/bbce9a9cf629d87053525adf4218acb6.png

    圖14 中國從印度尼西亞十大進口農產品(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海關總署網站

    20200425/9a7c7f7310c8f410fc965e267c4cc8c6.png

    表1  2018年-2019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十大農產品貿易國貿易情況

    部分“一帶一路”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對中國的影響

    從3月下旬以來到4月中旬本稿成稿時間止,世界上已陸續有近20個國家宣布對農產品實行出口限制或升級管理,其中有12個國家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包括俄羅斯、印度、泰國、越南、哈薩克斯坦、塞爾維亞、烏克蘭等。其中有5個國家在中國“一帶一路”沿線十大農產品貿易國之列,這對中國“一帶一路”農產品貿易必將產生沖擊,并進而一定程度影響到中國的糧食安全。從這些國家宣布實施出口限制的農產品種類看,不僅包括糧食產品,還有蔬菜、油料,甚至還有雞蛋。具體涉及糧食出口限制或升級管理的國家主要有越南、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烏克蘭等。

    事實上,除對與中國的農產品貿易產生影響以外,泰國、越南、印度等還是世界大米的主要出口國,俄羅斯是世界重要的小麥出口國,這些國家限制糧食出口,必將對全球糧食貿易產生影響,進而傳導并影響到中國與其他國家的農產品貿易。

    不過,疫情最終會對世界與中國糧食生產產生怎樣的影響,對全球糧食貿易產生怎樣的影響,是否會嚴重地影響到各國的糧食安全,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