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消費健康化、品質化、便捷化趨勢增強

    2020-04-28
    摘要: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糧油、食品類商品作為生活必需品銷售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19年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為14525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與2018年持平。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

    一、 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平穩較快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年,糧油、食品類商品作為生活必需品銷售保持平穩較快增長,2019年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中糧油、食品類商品零售額為14525億元,同比增長10.2%,增速與2018年持平。

    二、 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速相對較快

    根據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數據,2019年全國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5.8%,增速相比上年同期加快7.0個百分點。

    三、 網上食品類零售額高速增長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近年在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中,吃類商品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2019年,吃類商品網上實物零售額增速在上年大幅增長33.8%的基礎上,繼續增長30.9%,增速快于穿類15.5個百分點,快于用類11.1個百分點。

    四、 食品煙酒類消費支出占比持續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從2013年開始,全國居民食品煙酒類支出占全部消費支出的比重(恩格爾系數)呈現逐年下降趨勢,2013年至2019年全國居民食品煙酒類支出占全部消費支出的比重從31.2%下降到28.2%,但是作為最基礎的消費品類,食品煙酒消費支出占比仍位于居民各類消費支出之首。

    五、 健康屬性食品消費需求繼續提升

    新冠疫情讓全民健康意識大幅提升,這給具備健康屬性的食品銷售提供了良好的銷售契機。首先是免疫力食品受到廣泛關注,疫情使得公眾對免疫力的認知大大提高,能增強免疫力的食品如各類維生素銷售出現大增;其次,一些富含蛋白質的營養強化類食品如牛奶的消費熱度也將有所提升;第三,猝不及防的疫情把中醫的地位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預計藥食同源類產品開發力度將持續升高;最后,研究表明適度的、規律的運動與免疫系統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因此,疫情過后,將有更多的消費者關注可以鍛煉肌肉、提高耐力和精力的運動健康食品。

    六、 行業展現品質化發展機遇

    為順應消費升級趨勢,提升供給品質,國家有關部門合作研究提出優化商業供給的政策措施,其中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已在食品行業率先開展,以滿足國內中高端需求,解決國內外食品“質量高差”問題,促進建立強大的國內食品市場。在推動農村消費品質化提升方面,政策強調要健全農村的現代流通網絡體系,支持電子商務向農村拓展,這將有利于優質的農產品更加快捷的進入城市消費者的餐桌。這些政策的落實將對行業的高質量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能夠抓住此次品質化機遇為市場帶來優質產品的企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七、 便捷化食品消費市場前景廣闊

    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便捷化成為消費者購買時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捷化的消費方式將帶動半成品、預制食品、速凍食品等快捷食品的增長。餐飲行業同樣展現出便捷化的消費特點,外賣、路餐、快餐以及方便攜帶的休閑食品等越來越受歡迎。再者是消費渠道的便捷化,多種渠道的融合發展為消費者帶來了數字化、便捷化的消費體驗,使得消費者能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輕松的購買到多樣化的食品。未來,隨著5G時代的到來,新型“宅經濟”也將帶動便捷化食品需求的繼續增長。

    八、 線上線下融合的新模式快速發展

    從目前行業發展情況看,大多數食品企業都已采用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的經營模式。線下渠道注重商品展示,能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降低顧客價格敏感性,容易帶來沖動型購買。而線上渠道能夠使消費者輕松的購買到各種各樣的異域美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有利于滿足消費者更加多元化的消費體驗。2020年1月份以來的新冠疫情進一步深化了食品消費線上線下的融合,加速了消費場景的轉換,食品無接觸配送、社區便民服務、無人零售等消費新模式快速發展。

    九、 食品企業將加強與消費者溝通建立信任度

    在疫情發生后,大眾對食品質量與安全,特別是食品最后一公里包裝、配送等環節的衛生除菌消毒更加關注。食品企業應借力科技保證供應鏈各個環節的透明度,積極向大眾傳遞其關于產品質量與安全管理的信息。未來隨著監管體系的強化,行業中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不足的企業將逐步被淘汰,消費者也會更傾向于選擇食品安全有保障的品牌,企業正在將食品安全、檢疫、防控做為重要的突破方向,爭取通過強調所銷售食品的安全性在消費者中建立起差異化的品牌認知。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