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ilcn油訊
"連鎖" 是什么意思大家都懂,說白了就是 "掛同一個招牌"。
從周黑鴨到喜茶到漢庭酒店,從沃爾瑪到永輝到名創優品,從屈臣氏到波司登到周大福......衣、食、住、行各個領域都誕生了響當當的連鎖品牌。
但是,糧油品類至今尚未出現知名度較高的全國性渠道品牌。
單一的舢板難以抵御大風大浪,而無數條舢板聯合起來就成了一艘航空母艦,再大的風浪也能暢行無阻。
連鎖企業的“五統”(統一標識、統一服務、統一定價、統一采購、統一管理)能夠提升管理的效率,降低采購及運營的成本,提升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以及溢價能力。
因此,糧油連鎖品牌建設政府號召倡導扶持了十幾年,企業也實踐了摸索了十數年。
按照參與的主體,先后出現的糧油連鎖品牌大體分為四類:
廠商主導型
——糧油廠商前向一體化自建零售渠道。如北大荒集團先后開出過“福美意”直營店及 “北大荒綠色食品”連鎖店;
經銷商主導型
——地方糧油企業向下延伸建立區域糧油連鎖;如四川眉山鑫玉、江蘇福麥新糧坊等;
政府主導型
——政府主導及國資背景的糧油連鎖聯盟,以服務民生宗旨,如湖北的荊楚糧油、湖南的愛霞等。
新零售主導型
——結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對傳統零售進行升級。如深糧的糧油自動售賣機(社區糧站)、中吉集團的O2O品牌“微糧”等。
競爭尚未白熱化的藍海市場自然有人趨之若鶩,可摸索這么多年,仍然未成主流,糧油連鎖經營是不是個偽命題?
不能因為政府扶持就一擁而上,不能因為市場空白就盲目布局,當冷靜思考攔路虎究竟何在?
第一、品類單一毛利低,無法支撐建立渠道品牌。
單單是低毛利,但品類豐富也可以誕生某一類型的連鎖模式,比如天天低價的沃爾瑪;而糧油偏偏就是低毛利同時品類單一,此外消費者關注度較低,對價格也十分敏感,連鎖經營模式不一定是合理的模式。
單一企業不可能生產糧油大品類的所有品種,即使引入了其他合作廠商的產品豐富了品類結構,一定程度克服了品類單一的弊端,但是混合經營一來稀釋了自有品牌,失去了發展渠道品牌的初衷,二來代理其他品牌的產品,價格又失去了競爭優勢。
第二、消費者購買渠道豐富,糧油連鎖無競爭優勢。
目前,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農村鄉鎮,消費者可以通過多種途徑購買糧油產品,很多渠道足以滿足消費者一站式購買需求。
連鎖超市、便利店、私人糧油店、生鮮店、電商平臺、社區團購、直播帶貨等等,可以自由選擇,并且有更優惠的價格、更便捷的送貨服務。
第三、連鎖經營名不符實,翻牌店濫竽充數。
連鎖經營具有“五統”原則:統一標識、統一服務、統一定價、統一采購、統一管理。
目前糧油連鎖系統能夠做到“五統”的實屬鳳毛麟角,大多數恐怕只剩下“一統”,即統一標識了。
有的甚至拿著政府的經費牌子一翻新,換湯不換藥,每年每家還有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的補貼,何樂而不為?
老板還是原來的老板,產品還是原來的產品,進貨渠道還是原來的進貨渠道,顧客群還是原來周邊的街坊鄰居,換塊**放心糧油的牌子而已,有多少家真正實現了“統一定價,統一采購”?更別提“統一服務和統一管理”了。個中真相,局內人心知肚明。
糧油連鎖品牌路在何方?
筆者不是高德地圖,個人對于高歌猛進的渠道連鎖品牌的前景不甚樂觀;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
廠商主導型
其建立連鎖動機有三:1、品牌展示;2、掌控渠道,建立和消費者的直接聯系;3、平衡品牌現有的分銷體系。
快消品連鎖經營模式已經步入了成熟期,再切入和搶占糧油品類賽道機會已經不多或不再能成為機會了。
糧油廠商自建零售渠道能夠起到的現實作用是:成為產品的體驗中心和品牌的展覽館。
其他的寄托在自營渠道上的任何奢望都是不太現實的。
經銷商主導型
以現有的案例來看都是加盟為主自營為輔,并經過驗證,連鎖經營模式相對可行。
自營門店數量不能太多,太多的話成本會吃不消;自營門店的定位是作為樣板店吸引加盟商,以及作為復制的范本。
以經銷商為主導的連鎖品牌大都做不大,但活下來問題不大。經銷商要豐富經營的品類,同時要控制采購的成本,以價格、客情、增值服務拉攏加盟商,真正實現局部范圍內“五統”。
政府主導型
該體系在今后一段時間會長期存在且不斷擴張,是否最終能實現自我造血、跑通跑暢,還需時間驗證。
新零售型
目前為止,無人零售及O2O模式暫時還不能降低糧油品類的分銷成本和提升分銷效率,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分銷的成本,降低了分銷的效率。
后期可能會朝高端化,定制化的方向轉型,否則很難活下來。
所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正是因為還沒有被顛覆,才會有人前赴后繼。
糧油連鎖要真正創出品牌,打下江山,任重而道遠,且行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