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經情報網
一、豆油為主,原料進口依存度高
脂類是為了維持人體生存,必須從外界環境中攝入的七大營養素之一。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油脂、蛋白的攝入量也在不斷增長,2019年我國人均食用油年消費達到27公斤,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食用油按照原料來源分類可分為食用動物油和食用植物油,就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以及實際銷售情況而言,食用植物油占目前食用油市場的主要地位。
數據顯示我國目前在市場上占銷售額比重最大的油類是大豆油約35%,其次分別是菜籽油和玉米油。
2019年我國包裝食用油消費結構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雖然我國是農業大國,但是對于油類壓榨原料對外依存度較大,過去以來我國一直是加拿大最大的油菜籽進口國,而棕櫚油我國則完全依賴進口。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國大豆進口依賴度非常高,2019年我國大豆產量為1800萬噸,而進口總量則達到8850萬噸。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國耕地面積有限且被過度開發,糧食安全壓力較大;另外目前大豆作為一種經濟效益較低的作物產量遠遠不及玉米等其他農作物。而目前我國主要進口的大豆以外國轉基因大豆為主,品質較國內好出很多,油量比國內高出兩到三個百分點,到港價格竟然比我國國產大豆的裝車價格還要低,因此國際四大糧油公司通過大豆大大增強了在我國油糧產業內部的話語權。
目前我國大豆主要的進口國是美國與巴西,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之后,為了減輕對美國大豆的依賴,巴西成為了我國最大的大豆進口國。
2009-2019年我國大豆進口國來源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二、食用油市場的產業結構
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食用油市場呈現“一超多強”局面,益海嘉里旗下的金龍魚市場占有率遠遠高于其他品牌達到33.7%,而同屬益海嘉里的歐麗薇蘭和胡姬花兩大品牌也進入前十位。
未來食用油市場向頭部企業集中的趨勢已經不可避免,而食用油的消費群體主要面向老年人與中年婦女,這類群體產品忠誠度較高,另外消費者對于日用調味品普遍信賴大品牌,因此新進企業很難打開市場。
2019年我國食用油市場品牌市占率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由于食用油行業產品同質化問題嚴重,因此行業內部價格競爭異常激烈。而外資企業在過去深度介入我國大豆產業鏈從而加大了我國對外資企業的依賴程度。
雖然外資對于我國糧油市場的影響力較強,但近幾年國有企業通過兼并等手段不斷擴大市場份額,因此近年來外資市場份額已經逐步下降。因此糧油行業出現了國企、民企、外資三足鼎立的態勢。其中外資企業占比約為占比約為16%,中外合資占比約為29%,國有企業占比23%,民營企業占比約為32%。
由于我國大豆高度依賴進口,導致我國榨油產能多集中在沿海省份以節省運力,如我國大豆壓榨產能前四位均為沿海大省,因此外資企業往往在沿海省份具有相對較高市場份額,競爭也更為激烈。
我國各省大豆壓榨產能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三、多樣化的市場選擇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方式多樣化,傳統油品已經難以滿足全部消費者的需求。近年來花生油、橄欖油、茶籽油等原先市場份額較低的油類開始崛起。
根據益海嘉里公司的銷售數據顯示菜籽油、花生油由于其營養價值以及其獨特的油料香味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其銷售份額連續三年增加,一些企業均已開始布局花生油市場。而原料花生的價格近年來快速走高,主要歸結于食品廠商與油料商爭奪原料導致花生需求走俏。消費者選購食用油已經開始注重其健康成分如脂肪酸,以及營養物質添加如DHA等。未來各大廠商的競爭將會是產品矩陣全方位的競爭,越來越多的市場定位將被挖掘出來。
2017-2019年各類食用油銷售量份額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
四、惠農政策引導大豆種植面積增加
實際上讓大豆保持像糧食一樣的高自給率完全沒有必要,如果我國想實現90%以上的豆類自給則必須拿出4億畝耕地種植大豆,而為了保證主食安全的前提下這是根本無法做到的,必須承認的事實是18億畝耕地并不能完全滿足我們對農產品的全部需求。而我國加入WTO之后利用自身優勢產品來換取自己所需商品是最符合國家利益的。
雖然大豆進口依存度較高還不能達到危及糧食安全的程度,但提高我國油料作物產量增強油料自給率以及大豆產量依然具有重要意義。我國農業生產存在結構性矛盾,突出表現在結構性供過于求與供給不足并存。目前我國大豆經濟效益較差,農戶多改種玉米,針對大豆種植面積不足的問題,中央財政大力支持耕地輪作休耕、糧改飼等農業結構調整。著重支持玉米改種大豆,并推進開展農業保險保費補貼等,通過多種渠道擴大大豆種植面積。計劃預計到2020年全國大豆種植面積達1.4億畝,國產大豆蛋白質含量和榨油大豆脂肪含量提高一個百分點,以緩解日益增長的大豆對外依存度問題。
大豆與玉米種植收益
資料來源:公開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