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東海關到東馬油脂(廣州保稅區)有限公司調研 黃埔海關供圖
中新網廣州7月9日電 :“嘀~”,卡口顯示屏上提示“準予放行離場”。7月6日下午4點30分,一輛滿載工業油脂的油罐車緩緩駛離貨檢場進入廣州保稅區卸貨倉儲。接下來這些入區儲存的工業油脂將統一裝船出口至歐洲、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記者9日從黃埔海關獲悉,今年上半年,黃埔海關所屬穗東海關監管入區倉儲并分撥出口的油脂類貨物共13.26萬噸,同比增長80.10%,貨值1.35億美元,同比增長137.44%。
工業油脂不僅可用于制皂業,也可以進一步加工成為可再生清潔能源——生物柴油。工業油脂出口有利于廢棄油脂的循環再利用,加快可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受疫情影響,出口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難題就是實現成品不積壓倉庫、零庫存生產以及進一步提高貨物通關流轉效率。
為解決企業多次報關進保稅區倉庫儲存成品油問題,穗東海關深入調查研究企業業務運營模式,充分運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創新制度的“工具箱”,支持企業開展“分送集報”業務,企業提前備案申請,即可實現“分批多次入區,一次集中申報”。
“不用每一批都進行報關,我們的供應商生產一車油就可以送一車油進保稅區到我們的油罐進行存儲,基本可以實現‘零庫存’周轉。”東馬油脂(廣州保稅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吳輝紅表示,“‘分送集報’極大減輕了上游企業的倉儲壓力,還大大節省了通關成本,提高了物流時效和自我調節的自由度和靈活度。”
穗東海關副關長陳櫻介紹:“我們以企業需求為導向,聚焦行業通關、物流痛點,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組合使用多項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的創新制度,助力企業深化產業鏈調整,構建穩定、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實現貨物從入區到出區全流程便捷流轉,助力廣州保稅區內工業油脂物流分撥中心快速發展壯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