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
吳玄燁是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2016屆畢業生。2016年11月,他來到荒涼的印尼佩拉布漢島開辟種植基地,誰都沒想到,5年后,這個小村落已遍布棕櫚,生機勃勃。
“90后”異國創業,開發棕櫚園
清晨天剛蒙蒙亮,在印尼佩拉布漢島上的一個村落里已是一片忙碌出行的景象。當地人們從四面八方匯聚到棕櫚園來,在舉行了簡單的上工儀式后,開始了一天的工作。據了解,棕櫚油是極具商業、營養和社會價值的油品。壓榨出棕櫚油的油棕是世界上生產效率最高的產油植物,每公頃可產油5噸,比同面積的花生高出5倍,比大豆高出9倍。除了食用,棕櫚油還是人造奶油、肥皂、化妝品以及生物燃油的原料。
印尼全國的種植園,有15%由來自馬來西來、英國、德國、新加坡、中國等國的資本開發。作為“90后”的吳玄燁并沒和大多數同學一樣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到印度尼西亞開啟創業之路,成為進入印尼開發棕櫚種植園的中國企業家之一。
記者了解到,吳玄燁在印尼創辦特諾克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集油棕種植、油脂加工、儲運的綜合性油脂企業,涉足棕櫚油的生產、加工、銷售,并將此作為公司的主產業。2016年,吳玄燁在印尼佩拉布漢島建立了他在印尼的第一個棕櫚種植園,已經栽種完成了2萬公頃。公司在育苗的同時,還為當地建廠修路,解決水利灌溉等基礎設施,運來了柴油發電機等各種機械設備。2019年底公司開始盈利,按照銷售布局,日前,該公司棕櫚油全部銷往中國,供應中國市場,為國家戰略儲備貢獻力量。據悉,2020年這樣已銷往國內市場的棕櫚油已高達9萬噸。
扎根印尼,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
在異鄉打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吳玄燁告訴記者,許多剛來這里的中國人,對于印尼文化、政府辦事方式或法律法規都不太了解,造成水土不服。特諾克公司80%的員工都是當地人,為當地解決了大部分的就業。談到在印尼長遠發展的秘訣,他表示,重點是扎根。“扎根印尼需要有一個比較長遠的打算。我們要履行更多的社會責任,致力于一帶一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