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港口糧油大會召開,發布《青島倡議》

    2021-10-01
    摘要:

    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山東省港口集團聯合主辦的2021山東港口糧油大會在青召開,山東港口與央企、國際性糧商、糧食貿易商以及地方糧油企業等11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9月30日,由青島市人民政府、山東省港口集團聯合主辦的2021山東港口糧油大會在青召開。大會由中國糧食行業協會指導,國際糧食現代供應鏈聯盟協辦,吸引糧食油品界的百余位大咖,共話糧油生態、共商產業合作。

    20211001/cae244e70e80e0490b7ddccfcfb51ac2.png

    青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張軍,山東省交通運輸廳二級巡視員、安全總監王際遜,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一級巡視員、副局長李偉等出席活動并致辭。青島西海岸新區工委副書記、青島自貿區管委主任趙士玉,山東省商務廳二級調研員周穎,青島海關副關長王洪兵,濟南海關一級巡視員孫江功,山東省海事局二級巡視員叢培寧,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丁永民出席活動。中國糧油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植物油協會副會長、益海嘉里集團油脂總監涂長明作《“雙循環”格局下的糧食安全戰略問題》主題演講。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李奉利致辭并作業務服務推介,黨委常委、常務副總經理蔡中堂主持會議,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馬德亮參加會議。來自國際糧食現代供應鏈聯盟成員單位,山東及全國各地的糧油企業、貿易商、物流企業代表和媒體朋友出席活動。

    共建“山東糧倉”,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是國之大計,事關國運民生。去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世界經濟發展格局,全球糧食系統正面臨全新的挑戰和前所未有的壓力,搭建穩定有效的平臺、共建糧油生態圈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港口是國家糧食供應鏈的重要樞紐,在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中地位突出、使命重大。在這方面,山東港口具有較為突出的代表性。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進口糧食超過1.4億噸,山東糧油產業和飼料產業發達,糧油產業體系完備,是進口糧食需求大省。山東港口作為全國最大的進口糧食接卸口岸,擁有糧食筒倉186個,倉儲能力154萬噸,鐵路、水路、公路、皮帶四路疏運體系完備,在全球糧食供應鏈物流鏈中發揮著關鍵節點作用。山東港口去年完成糧食吞吐量2700萬噸,約占全國總量的1/5;今年1-8月完成糧食吞吐量2233萬噸,同比增長22.3%。

    此次召開糧油大會,山東港口就是要大力發揮糧食供應鏈中的樞紐節點作用,以“港口+產業鏈”協同發展模式,搭建平臺,打通糧食產業鏈上下游、糧食供應鏈各節點、政府、口岸、企業、協會之間共享互聯的通道,合作建設“山東糧倉”,為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戰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做出新的努力和貢獻。正如李奉利在致辭中所說:“山東港口將立足新發展階段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歷史時期,深度融入國家戰略,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全力以赴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堅定不移加快港產城融合發展,傾心竭力服務廣大合作伙伴,為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貢獻積極力量。”

    張軍表示,山東港口在服務國家糧食戰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上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繼續依托領先的糧食系統和業內一流優質服務,為滿足國內快速增長的糧食進口市場需求,提供強有力的硬件支持。青島也將搶抓“一帶一路”、RCEP協議簽署等戰略機遇,深度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山東港口優勢,大力發展糧食轉運業務,構建“內聯外通”的糧食物流大通道,加快建成中國區域性的糧食中轉批發交易市場。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任智表示,當前糧食市場形勢錯綜復雜,全球糧食安全面臨新的考驗。作為國際糧食現代供應鏈聯盟重要成員的山東港口,以構建多方合作機制,共建糧食生產圈,共同維護糧食供應量穩定與暢通為主題,牽頭舉辦2021山東港口糧油大會,正當其時,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也具有長遠的戰略意義,是促進供應鏈各方深化合作的務實舉措。

    發布《青島倡議》,攜手保障糧食供應穩定與暢通

    20211001/e3f557aad1ecbc43907b1c3e1db3bfe6.png

    作為本次糧油大會的一個重要成果,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中國植物油行業協會、國際糧食現代供應鏈聯盟、中糧集團、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山東省港口集團以及山東省部分糧油企業在內的14家單位代表共同發出了《青島倡議》,從“提能力、保暢通”“優結構、促暢通”“強合作、穩暢通”三個層面,攜手全面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增強糧食供應鏈物流鏈韌性,推行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循環運輸方式,保障糧食穩定運輸和供給,共促新發展格局構建,傳遞各方并肩攜手保障糧食供應穩定與暢通的信心和力量。

    ● 提能力,保暢通。呼吁各參與糧食系統供給和生產的企業要進一步提升基礎設施水平,加強港口接卸、周轉倉儲、海上運輸、企業庫存、口岸疏運等系統綜合能力建設,積極應對新形勢,提升糧食供應鏈物流鏈韌性。

    ● 優結構,促暢通。號召各參與糧食系統供給和生產的企業要進一步優化運輸結構,推動糧食散改集,加大“水水聯運”“水鐵聯運”發展力度,提升水路、鐵路、皮帶疏運比例,大力推行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循環的運輸方式。

    ● 強合作,穩暢通。建議行業協會要積極構建多元合作格局,依托港口供應鏈重要節點和物流通道優勢,搭建關、港、鐵、船、企、車等多方合作機制,共建港產融合發展產業園和生態圈,保障信息互通共享、通關便利高效、聯運無縫銜接、周轉快速及時,產業協同融合,有力提升應對能力,切實保障糧食的穩定運輸和供給。

    面對全球糧食發展的新形勢,糧食供應鏈物流鏈企業齊聚青島,用務實舉措發出“青島聲音”,為國家糧食供應穩定與暢通提供助力,對保障區域糧食供給、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充分體現了山東港口發揮物流樞紐作用,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和高質量發展,融入服務大循環、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堅定信念和追求。

    “中糧集團將積極響應本次《青島倡議》提出的開放合作、綠色發展、數字經濟、融合創新等各項倡議,充分發揮全球布局全產業鏈的優勢,進一步促進與國際國內供應鏈上下游優秀企業的深度合作,與全球航運企業一道加強溝通,深化互利共贏,共同推動國際糧油行業朝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共創美好未來。”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對外合作部總監陳剛表示。

    發布服務承諾,全鏈助推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山東港口西聯中亞歐洲、東接日韓亞太、北達蒙俄大陸、南通東盟南亞,區位優勢明顯,具備推動糧食中轉“南來北往”、暢通內貿外運通道、連接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要作用。

    會議介紹了山東港口強能力、提效率、暢物流、優服務、保障糧食供給等舉措,公布了提升能力、暢通循環通道,打造發展平臺、培育產業集群,構建協同模式、做大發展生態的未來規劃,并發布了糧油發展“三方面、七條”服務舉措:

    ● 通關更便利。與海關積極對接協作,聚焦糧食進口,優化檢疫通關模式,提升檢驗檢疫效率,進一步壓縮通關時間,提升通關便利化。

    ● 作業更高效。統籌全港區生產要素資源,以糧為先,以糧為令,快靠、快卸、快疏,提升船舶港口作業全流程效率,打造“糧食快港”服務品牌。

    ● 服務更優化。集聚船公司、海關、鐵路、企業、金融等,專業保障安全,全程定制服務,構建“端-端”供應鏈服務體系。時刻以客戶需求為導向,聚焦客戶痛點、難點、堵點問題,迅速反應,快速紓解。

    從一系列服務舉措中不難看出,山東港口正努力以更寬視野、更強手段、更優口岸環境推進糧食港產融合發展,做好“點、線、面”結合的示范文章,扎實推進由傳統的生產資料港向生產生活資料港轉型,積極打造內外經濟循環相互促進的重要紐帶,構建糧油產業生態圈……山東港口聯手各方,積極把握國家、山東省糧油產業發展新風口,助力糧油產業高質量發展,開創農戶、產業鏈、供應鏈多方共創共贏的嶄新局面,同時也成為港口服務經濟發展、打造產業生態的生動寫照。

    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大合作價值溢出效應倍增

    贏得上、下產業鏈供應鏈全鏈條的青睞,擁有布局新經濟的蓬勃力量,才能占據競爭發展的制高點。

    20211001/03147966381e54f5eb6a342e09151f68.png

    本次糧油大會,山東港口可謂干貨滿滿、收獲豐碩。山東港口與央企、國際性糧商、糧食貿易商以及地方糧油企業等11家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特別注意的是,此次合作項目層次較高,合作方向與山東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高度契合,覆蓋糧食系統供給、生產、儲存、運輸、貿易、消費等各環節,對糧食產業轉型發展具有強力支撐作用。

    在密集簽約的背后,更大的看點在于高規格、高起點整合資源,依托合作項目提升創新活力,展現出港口平臺特有的凝聚、輻射和帶動作用,項目引項目、項目變平臺將加速釋放,溢出效應、倍增效應將得以顯現放大,產生更大價值。

    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黨組成員、副總經理魯曉東表示,中儲糧集團業務在倉儲物流環節與山東省港口集團有著良好的合作互補關系,中儲糧集團將繼續鞏固深化合作,充分發揮各自優勢,促進儲備增值與港口吞吐的有機高效銜接,為基層糧食供應鏈的韌性,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會議前,在中國糧食行業協會、中國植物油行業協會、國際糧食現代供應鏈聯盟、中糧集團、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山東省港口集團以及山東省部分糧油企業在內的14家單位代表召開了2021山東港口糧油大會圓桌會議,通過了《青島倡議》。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