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市場報
中國業務是價值鏈終端 支撐邦吉在全球“行穩致遠”
——專訪邦吉(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干森
“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糧油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還將持續為全球油脂油料行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因此,邦吉在中國的業務擔負著服務中國市場、了解中國消費趨勢的工作,這將是邦吉全球業務發展的關鍵之一。”日前,邦吉(上海)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杜干森在接受糧油市場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持續開放以及配套的各項政策措施,必將為我們全行業帶來更多的“紅利”。
邦吉“長壽” 200 多年 值得欣賞和向往
糧油市場報:在加入邦吉之時,你已經在行業內耕耘多年,是什么樣的契機吸引你加入邦吉的?
杜干森:邦吉是一家擁有 200 多年歷史的公司。一家公司如何能“長壽” 200 多年,是我一直很欣賞、也很期待去深入了解的地方。正好那個時候,邦吉的產業鏈正在向高附加值、研發驅動型的特種油脂方向延申,也在收購一家全球范圍內享有盛譽的特種油脂供應商,以此來加快發展其食品端的業務,而此次收購涉及到中國和世界范圍內的多家工廠。正是在這種契機之下,我才有機會與邦吉結緣。
糧油市場報:在邦吉這幾年,覺得你有“成長”嗎?主要是哪些方面?在邦吉所經歷的最有成就感和最有挫敗感的經歷是什么?有哪些體會?
杜干森:當然有成長,這是非常確定的。加入邦吉差不多6個月之后, 2018年,我成為中國區總經理。當時,受非洲豬瘟和貿易摩擦的影響,中國糧油行業正處于低谷。一方面,整個行業利潤率很低;另一方面,全球貿易需求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供應鏈隨時會中斷。那段時間也是邦吉在中國的困難時期。我們的第一家特種油脂工廠剛剛竣工,馬上要開展運營的各項準備工作。所以,當時很多事情同時發生,我學到的就是如何非常冷靜地面對各種不確定性,如何面對壓力。
最有成就感的便是我們的團隊。我們的團隊充滿活力,思想開放,有高度的合作精神,這讓我非常自豪。
回看過去三年的工作,也有一些遺憾。就拿環保來說,我們天津工廠廢水回用的項目已經做了5年。除了天津工廠,我們其他工廠也有各自的節能環保項目。現在回頭來看,我們其實可以從5年前甚至更早的時候,把這些小項目“串聯起來”,進行更好的整合和規劃。這樣收效肯定是更大的。
糧油市場報:杜總,請給自己擔任中國區總經理這一角色能打多少分?主要得分項和扣分項在哪里?
杜干森:在員工大會上,我總是說希望我們的員工每天“開開心心上班來見同事,開開心心下班去陪家人”。這意味著員工參與和員工的安全。如果以此作為衡量標準,我們的確做到了保證員工的安全和健康。這兩年疫情之下,全公司上下一心,合力抗疫,生產沒有因為疫情而長時間中斷,復工復產的工作也獲得了總部和各地政府的認可,讓我覺得很欣慰。但是,回頭看我們這一年半的疫情應對工作,其實有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從這個角度,我給自己打80分,也算是給自己留一些成長的空間。邦吉內部有“持續改進”的文化,我相信我和團隊在未來會做得更好。
糧油市場報:如果請你以“老兵”的身份給職場新人分享最重要的三條職業發展經驗,你覺得有哪三點?
杜干森:從我自身的觀察,我建議初入職場的“新手”們培養以下三個“要”:一是“要厚臉皮一點”。遇到不清楚的問題一定要開口去問,永遠有一顆求知的心,不要不好意思,這樣成長才快。在邦吉有很多資深員工,他們是各自領域的專家,也很樂于給新員工答疑解惑。二是“要注意細節”。我們的產品涉及食品安全,生產加工過程又涉及諸多生產安全環節,這需要員工從點滴小事做起,消除安全隱患。這對年輕人來說的確是有點枯燥的,但我希望年輕人一定要從這些看起來是小事,但又事關重大的事做起,不要眼高手低。三是“要為下一步做好準備”。中國發展日新月異,政策導向、消費趨勢、市場變化都將對企業的產品、服務、研發等領域帶來深刻影響,因此年輕人除了做好眼前的事情,還要為下一步做好準備,多站在各自領域的前沿去提前做知識和能力等方面的準備,這樣才能快速抓住中國市場的商機。
中國業務是邦吉全球業務的“臺柱子”
糧油市場報:目前邦吉業務的發展核心是什么?
杜干森:邦吉在全球有四大核心業務版塊。首先,我們會持續鞏固強項,也就是加強油籽業務的優勢。目前我們已經是油籽和油料業務全球領先企業。其次,在配料方面增加油籽和油料的附加值,培育新增長點。這些附加值不僅是通過研發創新為產品和服務增加新的商業價值,還要有新的社會價值,比如通過追溯,確保我們的產品從源頭就是“可持續”的。接下來,就是新產品線的拓展。例如,在北美市場重點開展的可再生能源業務,以及在全球范圍內開拓當下比較“時髦”的植物蛋白業務。這里,我需要強調的是,不管具體到哪一個業務版塊,可持續發展都將會作為全球業務的核心理念之一,始終貫穿于全球各項業務發展之中。
糧油市場報:中國業務在邦吉全球業務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杜干森:邦吉是全球食品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于為世界提供食物、飼料和燃料。我們全球有2.3萬名員工、300多個設施,足跡遍布40多個國家。
從農場到消費者,我們擁有四條產業價值鏈——油籽加工、精煉特種油脂、谷物加工和國際貿易,而中國業務是四條價值鏈的終端,承擔著直接服務食品及飼料企業和消費者的重要角色。同時,從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看,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糧油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還將持續為全球油脂油料行業的發展帶來新機遇,因此,邦吉在中國的業務擔負著了解中國市場消費趨勢的工作,這將是邦吉全球業務發展的關鍵之一。我們相信,未來中國仍舊會是最具吸引力、最具活力且成長最快的市場之一。中國持續開放以及配套的各項政策措施,必將為我們全行業帶來更多的“紅利”。
糧油市場報:怎么評價你“掌舵”期間邦吉在中國的發展?
杜干森:邦吉在中國的業務發展與中國經濟發展的步伐相適應。在我加入邦吉前,邦吉的中國業務已經從單純對中國出口糧油的貿易角色,轉變為對中國多家油脂加工廠“實體運營+貿易”的角色。回首邦吉的這三年,我們中國的業務也伴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獲得了長足的進步。比如,2020年隨著養豬業逐漸擺脫非洲豬瘟的陰霾,國內大豆壓榨迎來了全行業的發展機遇,我們的開機率和壓榨量均創新高。同時,面對疫情沖擊和國際政治經濟環境的各種不確定性,我們持續穩健運營,保障了民生產品的供應,多次收到客戶頒發的榮譽。邦吉加快了特種食用油脂創新的步伐,今年連續推出多個新的產品解決方案,攜手客戶迎接新的行業發展潮流。
從外部評價的角度,公司及下屬企業近年來多次獲得當地政府頒發的各項榮譽。以上海為例,9月底2020年度上海市外商投資企業百強榜單新鮮出爐,邦吉上榜了“營業收入百強”以及“進出口總額百強”。能夠在“強手如云”的上海獲此殊榮,也說明了上海市政府對我們業務發展的肯定。
糧油市場報:近兩年來邦吉的業務是否受疫情的影響?邦吉是如何應對的?
杜干森:2020年初,國內新冠疫情突如其來。邦吉及時得到了當地政府的指導,獲得了公司總部和其他國家工廠應急經驗的分享甚至是防疫物資的支持,使我們迅速建立了應急防疫屏障,在保障員工健康的前提下,迅速恢復產能,及時保障了市場供應。
我還記得,2020年新春,很多同事主動加班,為的是能夠盡快落實當地政府的各項防疫措施,并且盡快復工復產,很令人感動。后來,我們工廠有些防疫措施,還被當地政府采納作為標準流程推廣使用,也是對我們應急措施的認可。
為了支援當時情況最嚴峻的武漢疫區,邦吉也在第一時間回報社會,通過中國紅十字基金會開展捐贈,用于方艙醫院的建設。在疫情肆虐全球時,我們也將中國的防疫經驗向全球的邦吉工廠做了分享,并回贈了一些防疫物資進行支援。
“競合”方使在中國的業務走得更“穩健”
糧油市場報:促進可持續發展方面,邦吉全球有哪些戰略和行動方案?如何落實到中國業務當中來?
杜干森:可持續發展一直是融入我們業務的重要工作之一。從農場到餐桌,我們首先要確保采購環節的可追溯性,保證大豆種植的可持續性,還要致力于節能減排,提高投入品使用效率,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成為行業領導者。邦吉計劃到2026年減少用水量,減少固廢和廢氣的排放,在能源的消耗量比2016年減少10%的基礎之上繼續提高目標,為防止全球氣候變化做出我們的貢獻。同時我們還在努力打造負責任的供應鏈,促進可持續農業,支持農戶和當地社區發展,也保證每個環節的透明度以及客戶、投資者、供應商和社區的參與度。
就中國來說,我們將響應中國政府“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政策和各項措施,將邦吉全球“氣候行動”的相關內容與中國業務的可持續發展部分相結合。除此之外,從更廣義的角度,“在中國為中國”,我們也會關注具有中國特色的可持續話題,比如鄉村振興、協調發展、綠水青山、生態文明建設等等,助力中國可持續發展事業取得更多的成效。
糧油市場報:展望未來,邦吉在中國發展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有哪些相應的業務部署?
杜干森:過去幾十年,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還將繼續滿足消費者更美好生活的愿景。消費者生活水平提高,既要“遍嘗天下美食”,又要吃得健康,這是大勢所趨,無疑將是糧油行業以及食品行業發展的機遇。回首糧油行業近二十年的歷程,我們看到,不管是像邦吉這樣的跨國企業,還是扎根中國的本土企業,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我相信在這個基礎上,糧油行業在中國會迎來發展的新階段。科技創新的能力,也是邦吉的底氣。作為全球主要的特種油脂提供商和服務商,邦吉擁有強大的技術團隊和研發能力,始終可以帶領客戶先人一步,引領行業風潮。因此,可以說中國經濟發展的大環境、糧油行業發展的大趨勢,以及邦吉的創新力,都是我們迎接機遇的“法寶”。
挑戰當然有,我認為來自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國的食用油加工行業開放較早,與全球市場高度接軌,風險控制水平和供應鏈效率很高,也造就了本行業激烈的競爭。除了競爭,同行之間還要有很好的合作,在有些領域又互為上下游關系。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就會發現,挑戰更多是來自于如何平衡好合作和競爭的關系,如何更好地進行自身的資源配置——這個挑戰其實是在自己。
糧油市場報:作為一家200多年的“老店”,你覺得邦吉的活力體現在哪里?如何把這種“活力”轉化為企業長久的生命力?
杜干森:邦吉的活力我認為可以有三點:對產品質量安全的把控力,服務客戶的科技創新力,以及團隊和公司文化的凝聚力。
從產品質量安全的角度,全球統一的高標準是邦吉在產品質量標準和食品安全領域的追求。作為質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礎,邦吉內部有嚴格統一的體系,結合日常持續改進,在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把好質量與食品安全關。
從創新的角度,邦吉能夠憑借專業知識、科研實力以及對市場的洞悉,為客戶提供定制化的解決方案,為消費者創造更健康、更高品質的食品未來。
從人才的角度,邦吉擁有多元化、有活力的團隊。我們的員工來自不同的背景,公司每年都會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創造更多讓員工“暢所欲言”的機會,讓大家更好地工作在一起并且“玩”在一起。正是在這樣的環境里,我們時刻可以同心協力,面對一切。員工是我們最大的財富。
從公司文化的角度,公司文化和價值觀始終激勵員工攜手為客戶、為全世界帶來改變。
糧油市場報:你認為中國未來糧油行業將走向何方,或者說將如何發展?像邦吉這樣的國際大糧商,將扮演什么樣的角色?
杜干森:正如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經濟全球化使跨國企業“引進來”,中國企業“走出去”,在全球共同分享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共同面對商機和挑戰。未來,上下游可能會更集約化,同行的合作也會深化,企業需要有更強的市場開拓力、風險把控力以及文化適應力。
就邦吉的中國業務來說,“在中國為中國”的屬性也將更加明顯——也就是說,為中國市場和中國消費者提供更多特色產品和服務。
就邦吉這樣的國際糧商而言,我們上個世紀就開始在中國扎根,見證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速度和發展成效。未來我們可能要更多地把中國市場放在全球市場中去考慮,與同行和上下游企業一起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糧食安全盡心盡力。
(原文刊登于2021年11月2日糧油市場報中國糧油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