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龍魚總裁穆彥魁詳解“高質量發展”之道: 重視技術研發和食品安全朝ESG深度發展

    2021-12-31
    摘要:

    金龍魚總裁穆彥魁詳解了金龍魚上市以來的業務布局邏輯、發展規劃以及原材料波動影響,并分享了近年來金龍魚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的努力。

    21世紀經濟報道

    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和食品加工企業之一,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龍魚)的發展之路,無疑是反映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優秀樣本。

    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金龍魚(300999.SZ)股東戶數突破207124戶,是港股投資者和多家頭部公募基金的重倉股。

    近日,金龍魚總裁穆彥魁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專訪,詳解了金龍魚上市以來的業務布局邏輯、發展規劃以及原材料波動影響,并分享了近年來金龍魚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做出的努力。

    據穆彥魁透露,未來,公司仍將聚焦于食品及農產品相關業務,繼續在中國新建和擴建更多的綜合性生產基地,同時發展新的高增長和互補性業務,如中央廚房、醬油、醋、酵母等業務,不斷擴大廚房食品的品類并有效降低生產、物流及營銷成本。

    成本端仍具備規模和經營效率優勢

    自2020年10月15日正式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開始算起,金龍魚登陸資本市場已一年有余。

    截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已在全國擁有69個已投產生產基地,并在齊齊哈爾、潮州等地新建多個生產基地,通過大型綜合企業群實現效率最大化和規模經濟。

    今年以來,金龍魚收入再創新高,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合計1627.25億元,同比增長16.24%。

    然而,受國際市場變化影響,今年起大豆等原材料價格處于上升通道,糧油食品企業也面臨較大成本壓力,金龍魚亦無可避免。

    同期,公司實現凈利潤36.81億元,同比下降27.68%。其中,第三季度出現“增收不增利”。

    據穆彥魁介紹,今年上半年原材料上漲的原因是主要糧食生產國包括美國、巴西等國相繼出現干旱天氣,以及變種新冠病毒的疫情反復,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這些國家的糧食生產和出口情況。

    不過,穆彥魁對記者表示,公司有一系列措施應對,“一方面,公司會根據自身訂單情況確定較為合理的原材料采購數量和采購時間,并利用國內外衍生品交易市場對原材料采購采用套期保值的經營策略,盡可能減小原材料價格波動對公司利潤的影響。”

    另一方面,穆彥魁介紹指出,公司通過大型綜合企業群實現效率最大化和規模經濟,從而降低了整體的物流和庫存成本。

    “盡管原材料上漲對公司成本有所影響,但相對而言,較之同行業,公司依然在成本端具備規模經濟和經營效率上的優勢。”穆彥魁總結道。

    對于未來是否會有進一步調價措施,穆彥魁表示:“金龍魚會平衡消費者的接受度、各個品種的原料、行情、市場競爭力、消費力等多方因素以及公司的成本、利潤及長遠發展之間的關系,較為穩健地處理調價問題。”

    強研發保持領先“競爭力”

    盡管短期業績存在波動,但從行業地位來說,金龍魚成立三十余年時間里,一直保持著行業領先的地位。

    根據尼爾森數據,近三年金龍魚在小包裝食用植物油、包裝面粉、包裝米現代渠道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金龍魚”已經從單一的食用油品牌發展成為綜合性廚房食品品牌,產品類型覆蓋食用油、大米等品類。

    對于公司始終保持優質競爭力的原因,穆彥魁認為這與公司領先的技術優勢和強大的研發實力分不開。

    “公司成立益海嘉里研發中心,借助近百個實驗室和千余臺科研設備,將現代化的生產工藝運用到糧油米面各方生產過程中。”穆彥魁說道。

    此外,食品安全是食品行業的重中之重,金龍魚堅持全員參與、全程追溯的質量管理。

    “公司積極推行標準化的生產和管理,建立并實施從原輔料到產成品的質量與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建立從源頭到終端客戶各環節的全產線管理體系,確保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今年,公司還獲得了國內質量領域最高榮譽——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的肯定,是糧油行業唯一獲獎的企業。”穆彥魁說道。

    據穆彥魁介紹,目前,公司正將自身的產品線逐漸拓展至調味品、酵母以及日化用品等領域。此外,公司積極布局中央廚房等新領域,為未來業績增長提前布局。目前,金龍魚已新設8家“豐廚”公司,在杭州、重慶、廊坊、西安等地籌建中央廚房項目,預計最快明年初會有項目建成,產品范圍可能涵蓋營養餐、便當以及其他特定的成品及半成品餐食類產品。

    朝ESG深度發展

    除了在糧油市場上表現出色,金龍魚還非常重視慈善公益、綠色低碳,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ESG發展上建樹頗多。

    一方面,金龍魚堅持科技引領產業可持續發展,致力于科技創新,運用“循環經濟”的理念,創建了領先的水稻循環經濟模式。

    同時,公司也充分開發利用國產大豆、玉米、小麥等農產品的資源價值,通過“吃干榨凈”的精深加工模式,帶動農產品加工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從而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使產業領域更寬、附加值更高、產業鏈條更長。

    今年3月,金龍魚發布了上市以來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內容記錄了公司在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全力保障物資供應、參與鄉村振興和扶貧、創新驅動糧油產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的工作。

    據穆彥魁介紹,金龍魚于2013年發起設立金龍魚慈善公益基金會,截至2021年11月,公司及慈善基金會匯聚多元化的慈善力量推動公益項目的開展,累計在全國捐資建設或資助了38所益海學校,并在21所大學(科研院所)設立金龍魚獎學金、獎教金、創新基金。

    綠色發展方面,截至目前,金龍魚下屬28家公司獲得“綠色工廠”稱號。其采用的精準適度加工工藝在加工過程中核心工段的蒸汽消耗降低約30%,核心工段碳排放降低約25%,有效節能減排,是名副其實的“綠色工藝”。

    “公司非常重視ESG方面的工作,在今年建立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將可持續發展上升到整體戰略的高度,展現公司朝ESG深度發展的決心。”穆彥魁說道。

    環境方面,金龍魚通過不斷加強環境管理體系建設,將綠色低碳發展理念貫徹到生產經營和發展的各個環節,推動企業與環境共生發展的良性循環,并大力培育綠色工廠標桿企業。

    社會責任方面,公司堅持發展成果與社會共享,盡己所能向社會傳遞更多的溫暖。

    公司治理方面,金龍魚秉承公平公正、合作共贏的理念,與產業鏈上的伙伴緊密合作,持續完善供應商和經銷商管理,以負責任的態度深化合作,攜手創造更大的價值,共同進步。

    “隨著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國內資本市場對ESG的關注程度日益提升,ESG相關金融產品也初具規模。隨著政策推動、投資人認知增加、投資價值被發現,ESG市場的正向反饋正在不斷強化和建立,未來ESG對投資決策的影響將逐步提升。”穆彥魁指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