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報
俄烏開戰后,國內有專家認為,兩國沖突升級將導致全球油脂油料及谷物的供應和出口更加緊張,并通過成本傳導或進口缺口傳導至國內價格。尤其是作為玉米和葵花籽油的主要出口國家,兩國目前的局勢或將影響國內的食用油價格和飼料終端價格。為此,記者進行了調查了解。
葵花籽油在國內并非主流產品 漲價空間有限
俄烏沖突的影響體現在葵花籽油的供應上,有消息稱,俄烏沖突切斷了葵花籽油的進口渠道。很多葵花籽油經銷商已經悄悄把批發價漲了三四成,即使這樣,仍銷售很火爆。
據了解,黑海地區的葵花籽產量占全球的60%以上,受俄烏沖突影響,棕櫚油等油品期貨的價格也出現上漲。
根據烏克蘭農業商業俱樂部消息,2019年,烏克蘭在葵花籽油和油粕出口方面排名世界第一,總出口額分別為43億美元和9.75億美元。此外,去年烏克蘭是世界第二大油菜籽出口國,出口額達13億美元,同比增長27%。
烏克蘭、俄羅斯均為我國葵花籽油進口來源國,一些國際糧油商也在烏克蘭設有投資。比如,金龍魚母公司豐益國際在烏克蘭建有工廠。
此外,記者今天走訪了杭州世紀聯華和物美等多家超市,均表示沒有接到葵花籽油品牌商的調價要求,目前,供應量充足,消費者盡可放心。此外,因為臨近38婦女節,部分超市推出的促銷活動中,就包含了葵花籽油。例如,在物美超市,福臨門壓榨一級葵花籽油4.5L裝為54.90元;金龍魚陽光零反式脂肪葵花籽油4L裝為69.9元,均參加“滿38元返38元”活動,可換購氣泡水、小米和垃圾袋等商品。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產品貿易與政策研究室主任胡冰川認為,葵花籽油在中國植物油中并非主流產品,豆油、棕櫚油、菜籽油占據了中國植物油消費的90%以上,葵花籽油作為一個小品種植物油并非剛需,只是具有調和功能或作為高端產品,因此對國內油品市場并無太大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