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
豆油走高食用油價格逐日上漲 渠道出貨已受影響
年初至今豆油價格累計漲約2成。成本高漲之下,居民消費用小包裝油價格暫時平穩,但中包裝油已見漲。財聯社記者近日走訪經銷商獲悉,渠道出貨已受影響,并有進一步向終端傳導之象。
面對散油價格上漲,廠商與經銷商略顯被動。為增加大豆及食用油市場供應,中儲糧大豆油拍賣已經開啟。有分析表示,國家“決心”保供穩價,資金做多情緒或受壓制。
中包裝食用油漲價延續
“各類品種油都在漲價,漲幅最厲害的是20L大豆油,一天一個價”“(XX牌)20L大豆油今天是234元/桶,昨天是224元/桶”,位于長沙高橋農副批發城的多位糧油經銷商店主對財聯社記者如是反映。
經銷商表示,中包裝油連日上漲與散油價格息息相關。Wind數據顯示,進入2022年,豆油平均價由年初的9890.53元/噸上漲至3月7日的1.19萬元/噸,漲幅達20.32%;菜油平均價同期由1.30萬元/噸上漲至1.42萬元/噸,漲幅9.23%。
有經銷商告訴財聯社記者,20L中包裝油產品主要面向餐飲、酒店等客戶,漲價較為頻繁,5L及以下的小包裝油品則是階段性提價。與此同時,財聯社記者近日走訪多家超市發現,商超渠道食用油價格表現平穩,部分茶油類產品未現漲幅。此外,由于走訪時臨近“三八”節日期間,油品基本跟隨商超優惠政策參與促銷活動。從貨齡來看,各類5L裝食用油貨齡在2~4個月之間,2.5L及以下包裝的食用油貨齡多在3個月以內。
金龍魚(300999.SZ)證券部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我們價格分為兩種,一種是隨行就市的,主要面向餐飲、食品工業等企業客戶,另一種面向消費端,我們會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所以相對來說比較謹慎”。道道全(002852.SZ)證券部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中包裝主要面向餐飲、酒店,其價格會根據當天盤面價格定價,小包裝油終端則主要面向消費者,其定價會根據指導價而行。
在近日走訪的經銷商中,多數表示連日的提價對出貨已產生了一定影響。有經銷商對財聯社記者分析表示,影響出貨的原因或是漲價之下客戶對備油更為謹慎,“有些客戶平常可能要備兩桶油的,現在可能只提一桶了”。
20L包裝油漲價正在進一步向終端傳導。日前有粉店發出告示:“親愛的顧客朋友……且房租/物價/人工均在上漲,3月起本店牛肉類漲價1元/份……”,依據告示,近2年20L大豆油已達210元/桶,漲幅58%。當下漲價仍在繼續。“這是幾天前的價格,現在又漲了”,該店工作人員告訴財聯社記者。對于商品提價能否覆蓋成本上漲,該人士則笑而不語。
成本壓力如何緩解?
近期菜籽油、豆油連續上漲,多方人士表示與國外油菜籽、大豆減產,油脂及油料進口成本不斷上升有關。而其背后,則透出我國食用油國外依存度偏高的現狀。
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中國糧油學會油脂分會名譽會長王瑞元日前撰文表示,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數據,2020/2021年度我國食用油年度消費總量4254.5萬噸,而同期國產油料榨油量1234.8萬噸,國內食用油的自給率為29%,同比下降1%。文中數據顯示,占據消費總量43.95%的豆油消費總量為1870萬噸,其中國產大豆榨油量為57.8萬噸,自給率3.09%。
面對原料價格波動,金龍魚表示通過“做好原材料采購管理以及加工成本、物流成本、銷售成本控制,努力減少原材料波動對業績的影響”。一名受訪的經銷商告訴財聯社記者,“市場很透明,(提價)客戶會貨比三家”“先少賺點,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此前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官方消息,根據當前國內外市場形勢,國家有關部門決定安排部分中央儲備食用油輪出,并啟動政策性大豆拍賣工作,以增加大豆及食用油市場供應。據悉,首輪大豆油拍賣已于2月28日下午啟動,與此同時中儲糧總公司將于3月份開始每周針對企業拋儲70萬噸進口大豆,直到4月底結束。
中儲糧今日再度發布公告,中儲糧電子商務平臺將于3月10日下午組織豆油競價銷售專場,拍賣產于2020年進口大豆原油71126噸,以增加大豆及食用油市場供應。與此同時,該平臺同日還將組織拍賣產于2020年的四級菜籽油14238噸。
今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將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穩價工作力度,挖掘國內潛力,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升工作,合理利用國際資源,加強儲備調解,保持供需平衡。
對此,Mysteel分析表示,前期在缺豆情況下,部分油廠斷豆停機,成為豆油上漲的推手之一。在發改委此項答記者問公布之后,第二輪豆油競拍落地之后,市場預期國家“保供穩價”決心增強,對于資金做多情緒形成明顯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