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湖南省農業農村廳在長沙召開了“油菜花兒開三湘等您來”2022湖南油菜花節新聞發布會。
據發布,2022湖南油菜花節將于3月15日在常德市鼎城區十美堂鎮主會場舉辦啟動儀式,并在衡陽縣、茶陵縣、武岡市、君山區、雙峰縣等5地開設分會場,隆重開啟“一主五副”全省共賞油菜花兒的熱烈場面。
本屆油菜花節是湖南舉辦的第三屆,持續時間從3月15日至4月上旬,屆時將舉辦湖南油菜生產現場推進會、2022湖南油菜花節開幕式、油菜機械和農業技術展覽、湖南油脂加工企業產品展、美食產品+農副產品展、非遺民俗展、湖南十大最美油菜花鄉村旅游點評選暨油菜花攝影大賽、#花young生活在湖南#文創作品體驗展、分會場系列活動等九大主體活動。游客可在油菜花兒盛開之時,暢游三湘美麗鄉村,體驗“人在花中走,花與人相隨”的愜意,在油菜花海中拍照打卡,盡情品嘗當地特色美食。
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唐建初在發布會上介紹,油菜是湖南省重要農業產業,常年種植面積2100萬畝左右,穩居全國第一。近年來,油菜產業結合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取得顯著成效,已成為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產業之一。舉辦油菜花節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需要,也有利于促進三產融合、增加農民收入、推進綠色興農、提升節會影響力,意義重大。
近年來,湖南順應城鄉居民對美好生活的新向往,根據資源稟賦和人文歷史,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油菜花節,成為全省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深受城鄉居民歡迎。初步統計,2021年,在省級油菜花節的帶動下,全省共有38個縣舉辦了各類縣級油菜花節,共吸引游客587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21.4億元。
油菜花節里的“文化味” 是湖南油菜產業急需的
農記站
1
湖南的油菜種植面積,常年居全國第一。
2021年全省夏收油菜面積,達到了2027.3萬畝。
這種作物,有幾個顯著優點。
一是它冬種夏收,“油菜+中稻”輪作,能充分利用耕地。收割后的油菜秸稈又能作為綠肥還田,改良土壤。
二是它種起來比較省事,不需要太多的生產資料和管理投入。投入低意味著風險低,對抗風險能力較差的中國農民來說,這是個大優點。
三來油菜作為重要的油料作物,在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方面意義重大。中國有限的耕地,主要得用來種植口糧,每年還要進口一億多噸大豆、玉米、小麥用于榨油和做飼料。擴大國內油菜種植面積,有利于緩解油料作物的進口依賴。這一點,世界局勢撲朔迷離的當下顯得格外重要。
總的來說,油菜的綜合效益很明顯。湖南也把油菜產業,作為十大農業千億產業之一來打造
但種油菜只是用來榨油、賣菜薹的話,畝均凈收益一般就是個幾百塊錢,對農民的吸引力有限。這也是油菜產業擴產提質中的關鍵難題。
婁底雙峰縣的油菜田
2
怎么解決這個難題?
新聞發布會上,湖南省農村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唐建初給出的答案之一是,“強化開發油菜多種功能”。
比如菜用。油菜菜薹口感好、食味佳、營養高,已得到越來越多的城鄉居民喜愛,市場潛力很大。下一步將加大菜用油菜專用品種推廣力度,支持新型經營主體適度開發菜用油菜,增加種油農民收入。
再如花用。充分利用我省油菜花資源豐富優勢,辦好湖南省油菜花節,鼓勵各地積極創辦地方油菜花節,發展鄉村旅游、促進農民增收。
還有肥用。考慮將油菜考慮納入綠肥補貼范疇,加大肥用油菜新品種推廣,開創油菜肥用新途徑。
油菜最重要的用途——榨取菜籽油,自然也不能丟。
唐建初也提到,“湖南菜籽油”已被列為湖南省重點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品牌宣傳口號是,“中國有好油,湖南菜籽油。”
以上舉措的本質是:通過延長產業鏈來尋求更多利潤點,從而刺激油菜產業擴產提質。
3
無論是菜用、花用、油用,都要做好品牌文章。
國內蔬菜行業,總體上供大于求。如果油菜薹的知名度上不去,意味著市場打不開,農民就不愿意種。
辦油菜花節發展鄉村旅游,也是同樣的道理。節會形成不了品牌效應,就無法持續吸引游客。
再說油用。食用油的供給風險主要在兩方面,一是國內油料作物不能自給,二是國內食用油行業被外資深度涉足。想扭轉這個局面,既需要擴大油料作物種植面積,也需要國產品牌食用油擴大市場占有率。
出于對食品安全的擔憂,消費者買油很看重品牌。國產食用油想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必須走品牌化路線。“湖南菜籽油”區域公用品牌,多少也被賦予了相關使命。
圖片衡陽市衡陽縣油菜田景觀
4
說到品牌,人們的腦子里馬上會浮出一大堆標簽,比如茅臺酒、奔馳轎車、蘋果手機、大紅袍茶……然后下意識地認為,它們是同類產品中的佳品。
這種認同感從何而來?
說穿了,就是品牌所蘊含的文化吸引力。
很多人愛上喝茶,起初是覺得它滋味好、有利健康。這是茶的功能文化在勾引人。
講究的茶客,要焚香、洗茶、聞杯,再沏茶分茶。一個土老板把這套儀式做下來,也瞬間文化味十足。這是茶的飲食文化在發揮作用。
喝茶的過程中,再跟大伙聊幾句《茶經》和陸羽、談談普洱和冰島種,文化范就更足了。這是茶的歷史文化、地域文化在釋放魅力。
如果茶道主人拿出一罐千金難求的大紅袍母樹茶,那更了不得。旁人看他的眼神,都會抬升幾個檔次。個中效果,好比姑娘們挎起了愛馬仕、小伙子開上法拉利——那是身份的象征。
5
農產品的品牌營造,無非就是在以上幾個文化范疇里下功夫。
食用油品種里,在品牌文化上做得最成功的是橄欖油,成了世界公認的“油王”;中國的茶籽油,這些年在國內做得也不錯。
國內市場中,菜籽油的市場占有率遠大于橄欖油和茶油,主要是因為菜籽油價格便宜。但論高端市場占有率,菜籽油就不夠看了。
原因有很多,油菜文化傳播不足是其中之一。起碼在媒體平臺上,有關油茶文化的講述很常見,油菜文化就不多見了。
在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等主要營養指標上,菜籽油并不輸橄欖油和茶籽油多少。高品質的菜籽油,完全有條件打造為高端食用油。
圖片常德鼎城油菜花海
6
除了菜籽油的康養功能,油菜的文化傳播還有很多發力點。
油菜的歷史和傳說。
傳統榨油工藝中的先民智慧。像茶油就發掘出了一個很好的文化符號——榨油用的木龍榨。
油菜花粉、油菜花蜂蜜、菜籽油、油菜枯餅肥料產品等衍生品的功能價值。
油菜花及其創意造型的景觀價值。
……
根據新聞發布會的信息,上述文化要素都會在2022年湖南油菜花節上得到呈現。
但話說回來,農產品品牌文化的發掘傳播,要下很多苦功夫去積累,創意過程中也非常考驗細節雕琢能力。很多節會功夫下得不夠,僅得其形而失其神。
期待本屆湖南油菜花節,能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