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
在歐洲,葵花籽油,也要限購了嗎?
由于烏克蘭局勢持續,一些歐洲零售商開始在限量銷售葵花籽油。在看到媒體報道后,家住在德國漢堡的張女士特地去家附近最大的一個超市看了看葵花籽油的銷售情況。她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盡管沒看到像疫情期間搶購衛生紙那樣的情況,但的確看到不少人在購買。另外聽說不少做餐館生意的朋友最近在批發渠道囤貨。”
據國際糧農組織(FAO)數據顯示,俄羅斯和烏克蘭兩國占全球葵花籽油出口市場的52%。而僅烏克蘭就占歐盟進口精煉葵花油的35%~45%。歐洲植物油協會(Fediol)稱,歐盟的粗葵花籽油庫存預計將能維持4~6周,之后歐洲市場上的精煉/瓶裝葵花籽油將出現短缺。
物產中大期貨高級分析師謝雯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烏克蘭的葵花籽壓榨已基本停工。俄羅斯葵花籽壓榨雖未受影響,但俄羅斯港口恢復時間待定,全球油脂油料供應再度趨緊。“預估短期黑海植物油出口損失120萬~130萬噸,歐洲近月船期葵花油價格上漲至3000美元/噸的新高,比上月上行100%。” 謝雯解釋道。
2019年烏克蘭南部敖德薩的向日葵花田(來源:新華社圖)
開始限購
葵花籽油是大規模食品生產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廣泛用于制備蜜餞、醬汁、蛋黃醬、涂抹醬以及餅干等烘焙產品,同時也是酒店、餐廳和餐飲業油炸食品時的主要選擇之一,還是油脂化學和能源行業(例如生物柴油制造)的關鍵組成部分。
雖然葵花籽油也存在替代品,比如菜籽油、椰子油、棕櫚油和豆油,但整個植物油行業的價格都在飆升。FAO數據顯示,自2020年下半年以來一路攀升的糧食價格于2022年2月達到了歷史最高點。菜籽油和葵花籽油價格漲幅超過60%。
在目前情況下,葵花籽油和其他種類植物油的出口前景不明朗。FAO表示,印度、歐盟、伊朗和土耳其等主要葵花籽油進口國必須尋找其他供應來源或轉向其他種類植物油,或將對棕櫚油、大豆油和菜籽油等油品形成溢出效應。
謝雯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由于烏克蘭局勢,美國豆油海外需求增長,例如,印度方面新增16萬噸美國豆油需求。
目前,西班牙、意大利等國的一些地區都開始對消費者實行限購。
根據當地媒體報道,在西班牙的幾大超市中,目前消費者可購買的葵花籽油為5升/每人。在意大利,Coop、Eurospin、Famila 和 Mega 等一些全國性零售商已開始在托斯卡納和威尼托等地區實行葵花籽油限購,譬如在目前出現了明顯囤積行為的威尼托地區的兩個城市特雷維索和貝盧諾,其超市就限制每位顧客最多買兩瓶葵花籽油。在托斯卡納的一些超市,顧客只能購買5瓶1升的葵花籽油和2瓶1升的玉米油。
據悉,歐盟委員會在3月9日舉行的一場閉門糧食安全危機專家會議上討論了此事,并警告各成員國不要采取限購行為,擔心這可能向消費者發出食品供應短缺的信號,適得其反,反而會引發恐慌性購買。
替代品好找嗎
意大利國家種子油協會主席塔皮埃莉(Carlo Tampieri) 稱,目前的中斷已經破壞了該行業的短期/中期計劃,如果沖突在未來幾天內停止,要恢復正常也仍然很復雜。
西班牙全國食用油精煉和裝瓶商協會總干事費爾南德斯(Primitivo Fernández)則表示,如果目前的局勢繼續下去,鑒于烏克蘭和俄羅斯是世界上兩個最重要的葵花籽油生產國,有必要為這種產品尋找其他來源。
費爾南德斯解釋道,在南半球,他們已經確定了一些潛在的葵花籽油生產國,比如阿根廷和南非,而歐盟也應當鼓勵其他地區開始種植向日葵和其他油籽,包括在那些為生物多樣性或其他目的而休耕的地區種植。
目前西班牙的這一呼吁得到了歐盟方面的響應,預計將在當地時間14日舉行的歐盟農業特別委員會會議上予以考慮。
謝雯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長期來看,由于烏克蘭局勢影響,烏克蘭新季葵花籽播種面積可能大幅減少,且受制于化肥價格的高企與供應擔憂,烏克蘭新季葵花籽單產下降,新季葵花籽減產幅度較大。
她表示,俄羅斯新季葵花籽種植或正常,種植面積及產量可能增加;其他國家可能增產葵花籽,但預估整體難以彌補烏克蘭葵花籽產量的減少。
“2022/23年度,全球葵花籽產量環比減少的概率較大。” 謝雯建議,如果烏克蘭局勢持續,各國可能加大采購大豆、菜籽等油料或其他油脂,生物柴油的添加比例可能下滑以保證國內食用油脂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