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警告!全球糧食收成或將驟減50%!非洲糧食危機“雪上加霜”

    2022-03-16
    摘要:

    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沖突不僅給正在從新冠肺炎疫情中艱難復蘇的世界經濟投下巨大陰影,也為全球糧食安全拉響了警報

    每日經濟新聞

    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沖突不僅給正在從新冠肺炎疫情中艱難復蘇的世界經濟投下巨大陰影,也為全球糧食安全拉響了警報。

    據央視財經報道,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14日表示,烏克蘭春播出現中斷將加劇全球糧食供應短缺問題。同時,全球40%的化肥產品來自俄羅斯,如果這類產品供應中斷也將會導致糧食收成減少約50%。

    這會進一步推高目前已經高企的糧食價格,并可能對收入水平不高的糧食凈進口國造成嚴重后果。

    俄烏沖突加劇糧食危機

    全球糧食收成或驟減50%

    俄烏沖突已經爆發三周的時間。俄烏局勢如同一只煽動翅膀的蝴蝶,在全球已經引發了一輪又一輪讓人沒有想到的“海嘯”。

    據第一財經報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公布的最新報告顯示,俄烏危機沖擊了全球糧食貿易并削減了收成預期。報告稱,如果僵局持續,全球糧食價格可能在目前創紀錄的水平上再激增20%,從而加重全球性營養不良問題。

    俄羅斯是世界糧食生產大國,也是全球最大的小麥出口國。而烏克蘭的黑土地面積占全世界黑土地面積的23%。憑借著肥沃的土地資源,烏克蘭成為全球農產品主要出口國之一,被譽為“歐洲的糧倉”。

    根據聯合國貿易統計數據庫,俄羅斯和烏克蘭是許多重要谷物和油籽的出口大國,其中小麥、大麥、葵花籽和玉米的出口量均居全球前五名。俄羅斯小麥、大麥和葵花籽的出口量分別占全球貿易的24.1%、14.2%、19.6%;烏克蘭小麥、大麥和玉米的出口量分別占全球貿易的10%、12.6%、15.3%。兩國還是葵花籽油的重要出口國,烏克蘭葵花籽油出口占全球市場的49.6%,俄羅斯則占23.1%。

    20220316/222fa7ea470d02658ffdd3e4c233f406.jpg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

    此外,隨著俄羅斯宣布停止出口化肥,全球化肥供應短缺將更為明顯。資料顯示,俄羅斯是全球重要的鉀肥生產及出口國,據IFA 統計,2020 年俄羅斯生產鉀肥約1350 萬噸,約占全球鉀肥產量的20%,出口鉀肥約1084 萬噸,約占全球貿易量19%。疊加此前白俄羅斯鉀肥被禁止出口,全球合計約30%以上的鉀肥供應將受到影響。

    據央視財經報道,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14日表示,烏克蘭春播出現中斷將加劇全球糧食供應短缺問題。同時,全球40%的化肥產品來自俄羅斯,如果這類產品供應中斷也將會導致糧食收成減少約50%。

    此外,央視財經援引今日俄羅斯網站14日報道,歐盟植物油行業協會警告稱,由于烏克蘭停止出口葵花籽油,歐洲目前面臨嚴重的葵花籽油短缺,預計剩余庫存僅可維持4至6周。報道指出,歐盟35%至45%的葵花籽油來自烏克蘭。

    非洲部分國家高度依賴進口

    營養不良兒童面臨生命威脅

    本月9日,烏克蘭緊急叫停了谷物和小麥等糧食出口,優先供應國內;14日,國際文傳通訊社(Interfax)援引俄羅斯農業部報道稱,俄羅斯可能會在3月15日至6月30日期間暫停出口小麥、玉米、黑麥和大麥。在全球通脹的情況下,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或將進一步推高糧食價格,供應鏈的中斷甚至可能引發全球糧荒。

    許多國家對來自烏克蘭和俄羅斯的農產品高度依賴。比如,北非和中東地區50%以上的谷物需求以及大部分小麥和大麥需求需要通過從烏克蘭和俄羅斯進口滿足。

    據澎湃新聞援引加拿大環球新聞報道,埃及的局勢仍十分脆弱,作為一個人口超過1億的國家,它每年花費40億美元進口糧食養活人口,埃及所需的小麥70%來自烏克蘭和俄羅斯。如今,烏克蘭的出口完全被切斷,這給埃及或土耳其帶來了一個可怕的問題,后者也嚴重依賴烏克蘭的小麥。

    與俄烏兩國作為小麥出口大國相對,埃及是目前世界上進口小麥最多的國家,同處北非的突尼斯則在小麥進口上非常仰賴烏克蘭。在突尼斯,經濟不景氣和高失業率已經在近幾年來不斷叨擾這個國家,如今該國普通民眾正在面臨越發昂貴的面包,但當地政府面對小麥短缺這一事實卻也只能采用冷處理的方式,盡量轉移民眾焦點。

    除此之外,據澎湃新聞報道,聯合國早在今年二月份就警告,索馬里的糧食短缺將會威脅近半數五歲以下兒童的健康。在非洲之角,該國正在努力對抗前所未有的旱災,但截至二月份,該國已經有33萬名兒童步入嚴重營養不良的狀態,而聯合國方面期望做到的是在三月份到來之際花費700萬美元以購買必要物資緩解糧食危機對索馬里兒童帶來的傷害,但如果沒有額外的補充援助,三分之一嚴重營養不良的兒童將面臨生命威脅。

    在聯合國糧食計劃署看來,這波糧食危機已經不可避免,目前在薩赫勒一帶,人們面臨著安全威脅,同時還伴隨著通貨膨脹以及貧困,要解決糧食危機更是難上加難。除此之外,尼日爾、布基納法索以及貝寧之間的地緣局勢也會是牽動糧食危機的重要一環。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國際局勢不穩定狀態的持續,非洲的糧食危機也會受到糧食大國出口放緩以及價格走高的影響而面臨惡化的局面。

    濫施制裁傷及無辜

    全球應合作應對危機

    央視財經指出,如果沖突持續,下一個種植季節的農業生產將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明年的農業收成同樣令人擔憂。

    目前的俄烏沖突對全球糧食安全構成較大威脅,而濫施制裁將會進一步加劇風險。對糧食、化肥等部門實施制裁只會讓世界糧食短缺程度日益加深,那些正在忍饑挨餓的人們將成為主要受害者。

    據澎湃新聞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3月12日的報道,總部設在挪威奧斯陸的化肥巨頭雅苒國際集團(Yara)總裁霍爾斯特(Svein Tore Holsether)表示,世界正在走向一場可能影響數百萬人的糧食危機,“這不是我們是否會發生糧食危機的問題,而是這場危機會有多大。”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FAD)總裁吉爾伯特·洪博(Gilbert F. Houngbo)表示:“對那些被直接卷入的人來說,沖突已經是一場悲劇了;對于那些已經在艱難地養家糊口的人來說,沖突持續的影響將是災難性的。烏克蘭40%的小麥和玉米出口到中東和非洲,這些地區已經在竭力解決饑餓問題,糧食進一步短缺或價格進一步上漲可能會引發社會動蕩。”

    從這個意義上講,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需要加強合作,采取一系列應對措施。要從保證全球人口糧食安全的維度出發,確保對俄羅斯實施的任何制裁不會影響依賴俄羅斯出口的第三方,允許糧食和化肥出口繼續暢通無阻。如果不能做到以上幾點,應向受影響的第三方國家提供一攬子補償措施。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