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
粉的、紫的、紅的、白的、黃的……最近幾日,位于成都市新津區的天府農業博覽園里,彩色油菜花“出圈”啦。大塊大塊的花田,仿佛梵高名作《荷蘭的花床》現實版。
這幅“花床”景觀是怎樣誕生的?除了觀賞,彩色油菜還有哪些價值?作為現代農業的實驗場,天府農博園里還有哪些特別的油菜品種?3月16日,四川在線記者現場探訪,一一揭秘。
育種
將不同花色基因重新組合,讓油菜花更多彩
驅車沿成新蒲快速路前行,走過羊馬河,天府農業博覽園就在道路右側。車還沒有停下,已經能夠看見大片大片的油菜花海在春日的陽光下盛放。不少市民游客正在打卡拍照。
天府農業博覽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天府農博島種植彩色油菜約300畝,是四川規模最大的彩色油菜花田。目前,園區里栽種的彩色油菜花共有9個顏色品種,是從45種顏色的彩色油菜花中精心選取的。
種植的位置也有巧思。記者看到,園區里的彩色油菜主要集中在天府農博大道沿線、融媒體中心和農博島觀景臺。“我們利用了農博大道沿線弧形地塊,按照彩虹的樣子分色塊種植,正好與色彩斑斕的天府農博主展館相輝映,讓大地景觀和建筑更好地融為一體。”
這些彩色的油菜花是哪里來的?
“是從江西農業大學引進的品種,去年10月種下。”在園區的博士工作站里,記者見到了天府農業博覽園的農業技術指導,南京農業大學原教授、博士生導師柯建國,向記者解釋色彩背后的奧秘。
“植物本身就是非常多彩的,現有的作物里面有很多不同色素。但要在不同植物上,讓不同色素凸顯出來,存在難度差異。”柯建國解釋道。通過雜交,可以使不同種間或者亞種間的一些性狀發生轉移,具體到油菜花上,江西農業大學的科研團隊采用將花粉與優良材料雜交、回交和自交等多種選育方法,將不同花色基因重新組合,促使油菜花的花色種類不斷更新。
“這相當于是通過雜交的手段,把其他品種的色素,加到油菜上。然后再通過不斷的選育,用三五年的時間,培育出彩色品種。”柯建國告訴說。
目前,除了四川,彩色油菜還在江西、河南、青海、湖北、浙江等十多個省(市)進行了示范種植。
應用
彩色油菜也能榨油,還能作蔬菜和芽苗菜、加工為餅干和化妝品
油菜花變成彩色的,還能榨油嗎?
“當然能。”柯建國笑道。他打了一個比方:就像家長培養孩子,希望孩子當科學家,或是當運動員,培養的方法會不一樣,但不意味著按照成為科學家來培養的孩子,就沒有運動員的潛質。“育種也是一樣,盡管是往彩色方向發展,但還是有油,只是產量低一點,大約是普通油菜的百分之七八十。”
天府農業博覽園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片彩色油菜具有適應性更強、花期更長等特征。部分品種產量每畝達到400斤以上、含油量達到44%-51%。此外,彩色油菜花含有較高成分的花青素,具有抗氧化的功效,除了藥用,還可以加入在保健品中,也可加工成桃酥、綠豆糕、護手霜、面膜和面霜等產品。
效用這么多,那過去我們見到的油菜花為什么大多是黃色的?
“需求的變化,也會帶來育種家們育種方向的變化。”柯建國說。早年間,種植油菜產量是最主要的指標,能吃飽就是最好的。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生活水平提高,人們不僅要求吃得飽,還要吃得更好,開始品質育種。“這個過程中,花朵的顏色并非育種家們首要考慮的問題。對比來看,黃色油菜花的產量的確更高。”
近年來,觀光農業持續發展。農業不僅要追求產量和品質,更要追求美學價值。“鄉村振興中,美麗田園也是重要內容。”
天府農業博覽園將目光投向了油菜。相關負責人介紹,油菜是我國主要油料作物,四川是油菜生產和消費大省,油菜種植面積和總產量連續20年增長,2021年四川油菜面積2016萬畝,總產量達到336.7萬噸,穩居全國第一位。
“品種引入后,我們也在做研究,首批試種的效果應該說非常不錯。”柯建國說。預計今年5月上旬,彩色油菜就將進入加工階段,“預計榨出的油品質會優于普通油菜。”
試驗
天府農博園的大田上,油菜的秘密不止在顏色
“你聞聞,味道是不是更清新,一點不悶頭?”在天府農業博覽園里,除了彩色油菜花,也有不少黃色油菜花,柯建國領著記者來到田間,介紹這片大田上的另一個“寶貝”,“別看外觀跟普通油菜沒什么區別,實際上可大不一樣。”
這是一片高油酸油菜。天然油酸被譽為“血管清道夫”,營養界把油酸稱為“安全脂肪酸”,油酸的含量多少,是評定食用油品質的重要標志之一。
天府農博園里種植的高油酸油菜,品種選用自華中農業大學國家油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傅廷棟院士及其團隊周永明教授發明的華油2129、華油2133等“高油酸、低芥酸”油菜新品種,花期長、產量高、抗性好、花香濃郁。
目前,獲得油酸最好的傳統來源之一是橄欖油。“一般油菜,油酸含量大概在30%-40%,橄欖油大概能到72%。”柯建國說。
根據中國糧油學會發布的《高油酸菜籽油》團體標準,高油酸菜籽油的油酸含量應當高于72%,亞麻酸含量2.0-9.3%之間,芥酸含量應當低于3%。這片高油酸油菜,油酸含量均在75%以上,比橄欖油更高。
天府農業博覽園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農博園在2021年小春季就曾引進高油酸油菜進行試種,無論是產量還是菜籽油品質都很不錯。由于高油酸菜籽油市場反響好,國內不少地區已經開始重點關注并引進高油酸油菜籽,也有不少企業迭代設備、技術,布局高油酸生產體系。“希望通過高油酸的高附加值,提高地方經濟作物的額外收益,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