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晨報
3月23日,青海省紀委監委消息:青海省糧食局原局長顧艷華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糧食購銷領域的反腐利劍,伸向地方各處。顧艷華的被查,或許算不上特殊。
自去年7月,原國家糧食局副局長徐鳴、黑龍江省糧食局原局長胡東勝、內蒙古自治區糧儲局原局長張天喜,以及四川省糧儲局副局長王青年,都已先他落馬。
但是,顧艷華17年的省糧食局局長經歷,以及伴隨的青海糧食購銷系統“塌方式腐敗”,都可謂全國罕見。
顧艷華走到今天這一步,并不令人意外。
01
干了17年的局長
顧艷華的仕途與青海糧食系統緊密相連。
1982年,顧艷華從青海省馬坊面粉廠、糧油綜合廠的一名生產科技術員做起,做到青海省糧食儲備管理局辦公室主任。
2000年7月,顧艷華升任青海省糧食局副局長。四年后,成為青海省糧食局局長。
在青海省糧食局局長崗位上,他一干就干了17年,直到2021年11月到齡退休。
落馬的糧食局局長們,多在糧食系統深耕。
比如胡東勝,是糧庫保管員出身,歷任遜克縣糧食局局長、黑河市糧食局局長、黑龍江省糧食局局長。再如張天喜,開始是內蒙古自治區糧油購銷儲運公司科員,后歷任自治區糧食局辦公室主任、自治區糧食局局長。
但是,在糧食局局長任上干17年,恐難找出第二個。
“鐵打不動”的局長身后,是青海糧食購銷系統的“塌方式腐敗”。
02
“碩鼠窩”
糧食購銷領域專項反腐以來,青海至少7個該領域的干部被查。
第一波是糧食儲備庫的4人落馬:
這4個糧食儲備庫均為青海省級糧食儲備庫。管理省級糧食儲備庫,是青海省糧食局的職責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省糧食局共8個直屬單位。這也意味著,青海省糧食局直管的為數不多的幾個糧食儲備庫中,至少一半出現了腐敗問題。
被查的4人,均在顧艷華任上提拔。
此后,西寧市糧食局原局長丁發英、青海省糧食局機關后勤服務中心原主任任富平相繼落馬。
顧艷華是兩人的老上司。尤其是任富平,他與顧艷華仕途軌跡多有交叉,更是老相識。
上世紀80、90年代,兩人均曾先后在青海省馬坊面粉廠、省商業科學技術研究所工作。顧艷華任省商業科學技術研究所副所長期間,任富平是該所添加劑廠副廠長、設計室主任。
1998年,顧艷華調任青海省糧食儲備管理局辦公室主任。彼時的任富平是省糧油檢測防治所設計室主任。該所是青海省糧食局直屬單位之一。
2000年,顧艷華升任青海省糧食局副局長。次年,任富平調任省糧油檢測防治所技術開發部干部;
2004年3月,顧艷華升任青海省糧食局局長。同年5月,任富平升任省糧油檢測防治所質量檢驗部部長。
顧艷華任局長期間,任富平多次升遷,先后擔任省糧油檢測防治所副所長、省糧食局機關后勤服務中心主任(副處級)、省糧食局監督檢查處一級調研員。
任富平3月8日宣布被查,15天后,顧艷華也落馬。
03
省內糧食缺口達50%
青海糧食購銷系統窩藏“碩鼠”背后,是青海糧食缺口極大的現狀。
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同德向《中國政協報》透露:
長期以來,青海糧食產量低而不穩,生產供給嚴重不足,缺口在50%左右。
青海省內糧食很難自給自足,而糧庫是儲藏糧食最常用的設施。
“倉廩實,天下安。”
顧艷華們卻在“靠糧吃糧”,侵蝕糧食安全根基,如何能安全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