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脂油料供應偏緊,全球缺油的情況或將延續

    2022-03-31
    摘要:

    油脂油料供應端逆轉需要兩個條件:東南亞棕櫚油產能的抬升+本年度美豆完成順利的生長周期,若這兩個條件不能滿足,短缺現象很難得到實質性扭轉

    期貨日報

    據央視新聞報道,西班牙所使用的葵花籽油40%依賴從烏克蘭進口。近期,受俄烏局勢影響,西班牙葵花籽油的供應大幅減少,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當地一些超市不得不采取“一人只能買5升”的限購措施。

    20220331/6ad2e295484cfab93066804b6b21fffe.jpg

    此外,全球最大的粗棕櫚油生產國也出現了魔幻一幕:近日印尼的都保里市的市民,開始排隊搶購食用油。成百上千的人頂著烈日、排著長隊購買食用油,有的甚至排了一天的隊,也買不到,只能再去別地方排隊購買。除了都保里,印尼的蘇拉威西、加里曼丹和其他地區都可以看到類似的情景。在爪哇,許多超市在最近幾周都無食用油可賣;食用油的貨架上被搶購一空。

    路透社3月29日援引5名印度相關行業官員的話透露,由于來自烏克蘭的葵花籽油供應中止,印度當地市場的葵花籽油價格飆升,印度以創紀錄高價訂購了4.5萬噸俄羅斯葵花籽油,將于4月份交運。

    報道說,貿易商們表示,印度煉油商以每噸2150美元(約1.3萬元人民幣)(含成本、保險和運輸)的創紀錄高價,購買了將于4月份裝運的葵花籽油。而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這一價格為1630美元(約1萬元人民幣)。喬杜里表示,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葵花籽油比其競爭對手——棕櫚油和豆油更便宜,但隨著來自重要出口國烏克蘭的供應停止,買家不得不支付高額溢價。

    油脂油料方面,中銀期貨分析師周新宇告訴記者,當前國際市場油脂油料供應偏緊,俄烏沖突與產區相關的出口政策加劇了市場對供應的擔憂,同時推高了價格,但價格高企的背景下需求同樣受到抑制。當前產區、消費國庫存水平偏低,隨著俄烏沖突緩解、棕櫚油步入增產周期,以及南美大豆逐步開始供應,整體基本面較前期有所改觀,全球油脂油料短期上漲的驅動減弱。

    目前多國已經通過限制或停止農產品出口來緩解國內短缺。作為豆粕和豆油主要出口國的阿根廷,正在阻止貿易商登記出口貨物,并即將上調稅率。全球最大的粗棕櫚油生產國印尼計劃把出口關稅從每噸375美元上調至675美元。

    談及阿根廷、印尼等國限制或停止出口相關農產品,周新宇認為,阿根廷與印尼前期分別對豆類商品、棕櫚油出口做出限制,但很快政策便由單純的出口數量限制調整為抬高出口關稅實現更高的出口收入。阿根廷的政策調整更多是出于對本國供應的保護,而印尼一方面想增加國內供應以抑制價格,另一方面也想利用棕櫚油產區單一、貨源統一的屬性實現壟斷定價,從而實現國內的產業優化與轉型。油脂油料主產國從政策方面限制出口無疑會加劇國際市場上現貨短缺情況以及擔憂情緒,但長期看其政策不具備持續性,可能會根據實際情況做不斷的調整。

    “我們認為當前油脂油料供應端逆轉需要兩個條件:東南亞棕櫚油產能的抬升+本年度美豆完成一個順利的生長周期,若這兩個條件不能滿足,油脂油料短缺的現象很難得到實質性扭轉,且若遇到極端天氣,未來供應短缺現象甚至有加重的可能。”周新宇補充道。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