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消息:由于全球葵花籽油和菜籽油供應短缺,其中俄羅斯和烏克蘭就占到全球出口量的近75%,將使得歐盟重新審視馬來西亞和印尼的可持續棕櫚油。不過行業觀察家表示,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較低,可能限制其滿足歐盟潛在需求的能力。目前仍在持續的俄烏沖突導致烏克蘭一些葵花籽壓榨廠和港口關閉,葵花籽油和葵花粕的生產和出口受到擾亂,這意味著全球食用油貿易受到嚴重干擾,因為市場本來期待烏克蘭葵花籽油出口增加,以部分緩解全球食用油市場供應緊張狀況。
新加坡棕櫚油分析公司的所有者和聯合創始人賽西亞·瓦爾加博士說,歐盟可能在2022年取代中國成為馬來西亞的第二大買家。印度仍然是第一大買家。但是瓦爾加博士表示,歐盟不太可能在2030年最后期限前推翻其禁止進口棕櫚生物柴油的決定。瓦爾加博士在接受新加坡《新海峽時報》采訪時說,印尼和馬來西亞分別向世界貿易組織提起訴訟,要求推翻歐盟可再生能源指令(RED II)的裁決。如果歐盟取消這一法令,將會是來自WTO的裁決。
銀河聯昌國際證券研究主管黃麗雱表示,鑒于烏克蘭的壓榨廠和港口關閉,買家將需要在其他地方尋找機會來暫時填補供應缺口--主要是棕櫚油和豆油。她補充說,烏克蘭需要多久才會恢復出口,以及西方是否對俄羅斯的農產品出口實施制裁,這些都存在不確定性。與此同時,消費者為彌補烏克蘭食用油供應的暫時短缺而進行的恐慌性購買可能會繼續下去,直到情況改善。棕櫚油和豆油可能會從這種趨勢中受益。
因此短期內的毛棕櫚油價格可能會保持高位,高于銀河聯昌預測的2022年毛棕櫚油均價預期值4100令吉/噸。但是如果俄烏達成協議,恢復食用油交易,棕櫚油價格可能從目前高價大幅修正。
馬來西亞棕櫚油局(MPOB)局長阿瑪德·帕爾維茲·古拉姆·卡迪爾博士說,黑海葵花籽油供應短缺,導致買家對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以及豆油的需求增長,以填補供需缺口。就供應量而言,馬來西亞棕櫚油產量較低,可能限制其滿足歐盟棕櫚油需求增加的能力,因為印度、中國和土耳其等其他進口國仍有需求。他補充說,歐盟基于REDII法令對棕櫚油進口設置了貿易壁壘。這些壁壘被認為是對棕櫚油生物柴油的歧視。不過用于食品和其他非食品用途的棕櫚油進口不受此類壁壘限制。
考慮到目前俄烏沖突造成全球葵花籽油供應緊張,加上南美豆油供應不足,歐洲國家顯然需要棕櫚油來填補葵花籽油留下的供需缺口,這一點毫無爭議。但是目前植物油的供應情況是否能影響歐盟重新評估其對棕櫚油的歧視性政策還為時過早。2022年3月份馬來西亞毛棕櫚油價格平均為6,867.00令吉,是迄今為止最高的月度價格記錄。
卡迪爾博士說,隨著目前俄烏沖突形勢發展,將會對全球葵花籽油供應造成影響,特別是對歐盟和印度的需求造成影響,預計未來幾個月棕櫚油需求將會增加。就供應面,而言,他預計毛棕櫚油產量將出現恢復性增長,特別是在2022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從而縮小供需缺口。他預計毛棕櫚油價格最早會在2022年5月逐漸穩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