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禁令掀起千層浪,全球食品行業面臨新一輪供應短缺沖擊

    2022-04-28
    摘要:

    世界上最大出口國印尼將從4月28日開始停止食用油出口,因為國內的短缺導致了對高食品成本的街頭抗議。這將擠壓本已緊張的植物油供應。

    4月27日消息:印尼禁止所有食用油出口的驚人舉動將在全世界引起反響,有可能推高雀巢和聯合利華等公司的成本,并加劇對食品通脹的擔憂。

    世界上最大出口國印尼將從4月28日開始停止食用油出口,因為國內的短缺導致了對高食品成本的街頭抗議。這將擠壓本已緊張的植物油供應。

    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報告顯示,3月份全球食品成本已經創下歷史新高,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飆升。食用油供應中斷,很可能引發新一輪全球食品通脹。

    全球食品供應

    占全球食用油出口三分之一的印尼此舉將使從斯里蘭卡到埃及和突尼斯的新興市場面臨的動蕩更加嚴重。甚至發達國家也可能看到超市價格的急劇上升。

    棕櫚油是用途最廣的主食之一,用于數以千計的產品,從食品到個人護理用品到生物燃料。由于干旱(影響到加拿大油菜籽和阿根廷大豆)和勞動力短缺(影響到馬來西亞棕櫚油),過去一年來全球食用油價格已經出現大幅上漲。2月底以來的烏克蘭沖突進一步擾亂了全球約80%的葵花籽油出口貿易,導致進口國尋購棕櫚油和豆油等替代品,并推動棕櫚油和豆油價格創下歷史最高點。頭號棕櫚油生產國印尼突然實施出口禁令,可能會增加雀巢、億滋國際和聯合利華等包裝食品生產商的成本。此舉還可能迫使政府在使用植物油作為食品或生物燃料之間做出選擇。

    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棕櫚油、豆油和葵花籽油進口國,面臨著通脹進一步飆升。自2月底烏克蘭戰爭爆發以來,新德里的國內食用油價格飆升了12%至17%。政府已經取消了進口稅,并試圖打擊囤積食用油的行為,但價格幾乎沒有降溫的跡象。

    金融服務公司Prabhudas Lilladher表示,印尼此舉將打擊幾家消費公司的成本和利潤率。印度斯坦聯合利華(Hindustan Unilever)、印度雀巢(Nestle India)和ITC Ltd.將成為直接受影響的企業,餅干、面條、蛋糕、薯片和冷凍甜點將受到最強烈的影響。

    印度煉油協會主席阿圖爾?查圖維迪表示,如果這項禁令得到認真執行,它可能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需求可能會轉移,但其他食用油的供應也很有限。

    與其他油相比,印度人更喜歡棕櫚油,因其更便宜,而且容易與其他脂肪混合。它的壽命也比其他替代品長,使它對餐館和酒店等大宗用戶來說具有成本效益。食用油在該國大型節日期間的宴席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中國

    中國是印尼食用油的另一個進口大國。去年從印尼進口470萬噸棕櫚油,占總進口量的70%以上。今年中國采購量下滑,因價格上漲以及疫情損害了需求。

    與棕櫚油相比,中國更依賴進口大豆,因為大豆既可以生產烹飪用油,也可以生產動物飼料用粕。印尼出口禁令給控制通脹的努力增加了不利因素。雖然消費者通脹一直保持相對低迷,但由于大宗商品價格飆升,以及疫情有關的供應鏈中斷,風險正在增加。

    馬來西亞

    出口禁令對馬來西亞來說是一把雙刃劍,該國是僅次于印度尼西亞的世界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的種植園經營者將從銷售的激增和價格的飆升中獲得意外的利潤。該國的出口收入可能會攀升。但是食用油價格上漲將對整個經濟產生連鎖反應,馬來西亞食品通脹率已經達到五年來的最高點。政府將不得不拿出更多的補貼來消化棕櫚油產品的高成本。該禁令還將減少馬來西亞的棕櫚油進口,這些棕櫚油主要來自印尼,并導致國內供應吃緊,尤其是對精煉廠而言。

    馬來西亞還可能難以填補印尼留下的全球需求缺口,因為種植園仍然面臨長期的勞動力短缺問題,這種情況可能從下個月才開始緩解。

    馬來西亞占全球棕櫚油供應量的三分之一,而印尼的份額約為60%。

    印度尼西亞

    短期內,鑒于印尼約60%的棕櫚油產量傾向于出口,該政策可能會達到降低國內食用油價格的預期效果。

    花旗集團(Citigroup)稱,這也可能緩解通脹預期。如果食用油價格回落到2021年初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礎上穩定下來,這可能會使該投行對印尼今年的通脹預測降低0.5個百分點。然而,這一收益可能會被"不利的第二輪影響"所抵消,比如作為棕櫚油替代品的大豆價格飆升。印度尼西亞進口大豆,用于制作豆腐和豆制品。該投行指出,大豆產品在消費者價格指數中的比重與棕櫚油相似。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