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菜籽油產業現狀與前景分析

    2022-05-05
    摘要:

    油菜是湖北省最具優勢的大宗作物之一,產量居全國第一。2020年全省納入統計油脂加工企業170余家。湖北省龍頭企業有30余個菜籽油品牌。

    湖北日報

    20220505/08c99f05489b96ec364fb808fc55f4a3.jpg

    油菜是湖北省最具優勢的大宗作物之一,產量居全國第一。2021年以來,湖北省糧油集團作為全省菜籽油產業鏈核心企業,聯合各行業經營主體,通過江漢平原“雙低”油菜產業集群(8個縣市區+省糧油集團),帶動發展雙低高油酸菜籽油基地,訂單收購油菜籽達到20萬噸,菜籽油產業綜合產值突破30億元,推動油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湖北菜籽油產業現狀

    (一)發展面臨的問題

    油脂企業多、但加工菜籽的少。2020年,全省納入統計油脂加工企業170余家,但因油菜購銷價格倒掛等原因,加工菜籽的只有二三十家,且產量低、實力弱,很多油脂企業停產半停產,產能閑置;此外,大多油菜加工以初、粗加工為主,產品多為菜籽油和餅粕,菜籽附屬加工產品開發力度不足,餅粕附加值發掘不夠,增值率僅為40-60%。

    菜籽流向省外的多、就地加工轉化的少。由于本地菜籽加工出現虧損,很多菜籽經銷商和菜籽加工企業將收購的菜籽銷往省外,資源優勢未能轉化為產業優勢。

    菜籽油品牌多、但知名品牌少。湖北省龍頭企業有30余個菜籽油品牌,大多籍籍無名。省內外各大商超鮮有湖北菜籽油銷售,影響力多局限縣市本地。湖北省打造的公用品牌(荊楚大地)成員單位間利益聯結較為松散,公用品牌運營主體獨立性不夠,缺乏專業性團隊。

    資金緊張的企業多、融資能力強的企業少。2015年臨儲油政策取消后,銀行壓縮油脂加工類貸款,龍頭企業融資困難。同時,油菜籽上市時間集中且收購期短,企業短期面臨資金壓力,無充足資金入市收購,導致油菜籽外流嚴重,制約省內企業發展。

    單一經營的多、但全產業鏈聯動的少。菜籽油全產業鏈涉及“菜、花、蜜、油、肥、飼”等多個環節,有效融合不夠。油脂生產企業與油菜籽原料基地、種植農戶尚未構建緊密的利益聯合體,訂單收購的數量、履約率有待提高。

    分散種植的多、但適度規模經營的少。有的地方油菜品種雜,培育種植產量高、含油高、競爭力強的品種少,面積不大,產業化程度不高。

    除此之外,當前湖北省菜籽油產業鏈還面臨國內菜籽商品量較少、菜籽油消費量下降、進口菜籽沖擊較大等行業性困難。

    (二)產業發展優勢

    有資源優勢。2021年,全省種植油菜面積1640萬畝,總產250.8萬噸,產量居全國第一;2022年全省種植油菜面積達到1720萬畝,產量將進一步增加。

    有品質特色。湖北省油菜籽品種以“雙低”為主,高油酸油菜產業化在全國率先破局,符合人民健康生活的趨勢,有利于探索出湖北油菜產業差異化發展的新路徑。

    有科技支撐。湖北省油菜產業科技創新實力雄厚,由傅廷棟、李培武等院士領銜的全國最主要的油菜研究機構匯聚武漢,在湖北省從事油菜科研的高級專家占全國同行業的60%,所選育的優良品種覆蓋長江流域60%以上。

    有加工基礎。湖北省多層次加工初具規模,既有益海嘉里、中糧、魯花等大型企業布局,又培植了現代農業、荊門民峰、荊品油脂、襄陽元大、當陽紅緣豐、武穴福康、荊州宏凱等本地加工龍頭企業。中國農科院武漢油料所的油菜籽7D產地綠色高效加工技術在部分縣(市)得到應用。

    有消費市場。湖北省有食用菜籽油的傳統,尤其鄂西、鄂南及廣大農村,包括周邊省份,食用菜籽油群體較多,消費市場基礎較好。

    有融合潛力。“一菜多用”使油菜產業鏈條長、產業空間大,一二三產業結合較好。2019年、2021年兩屆湖北油菜花節活動,每屆吸引游客200多萬人次,創旅游綜合收入10億元。

    有政策支持。去年,菜籽油產業鏈被列為重點產業鏈之一,今年中央提出要擴大大豆油料種植面積,提高油脂自給率,站位高度、重視程度和工作力度前所未有,這也是最難得的機遇、最有利的條件。

    二、湖北菜籽油產業抱團發展情況

    通過深入調研,針對湖北省菜油產業產量大,加工比例小,品牌偏弱的特點,省糧油集團制定了抱團發展戰略。2021年圍繞“一個聯合體、一套合作模式、一批種植基地、一個公共品牌”的模式,打下了堅實的發展基礎。

    (一)成立一個全產業鏈聯合體。

    2021年9月,湖北省糧油集團聯合省糧食行業協會與省內荊門民峰、武穴福康等24家油脂加工企業、合作社及新型農業主體共同組建了菜籽油全產業鏈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聯合體以“自愿平等、創新發展、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合作共贏”為宗旨,對應了產業鏈的前端、中端和末端,為菜籽油全產業鏈建設搭建了重要支撐平臺。

    (二)形成一個聯合經營模式。

    采用“省糧油集團+區域公司+地方油企”1+1+N供應鏈合作模式,即省糧油集團提供資金,由子企業收購所在縣市區菜籽,提供給地方油企就地加工,菜籽油聯合銷售的合作模式,以放大地方油企的原料及加工能力。

    (三)建設一批高品質種植基地。

    在省內積極推廣低芥酸、高產量、高含油等優質油菜籽品種,實行“六統一”(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機播、統一防治、統一田管、統一機收)標準化生產,保障優質菜籽的穩定供應。中昌公司在荊門與荊門民峰聯合建立1萬畝種植基地,省糧油集團與武穴福康聯合建立2萬畝種植基地。

    (四)唱響一個湖北菜籽油公共品牌。

    省糧油集團聯合省糧食行業協會,主推“湖北菜籽油”公共品牌,帶動中昌、楚花香、接福等品牌。目前,省糧油集團武漢公司已在武商開辟湖北菜籽油專區,第一批進入白沙洲、水果湖等網點。

    三、湖北菜籽油產業發展前景

    (一)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依托江漢平原雙低高油酸油菜資源優勢,發揮資源聚合效應,用差異化、特色化的經營發展思路,打造湖北省“湖北菜籽油+雙低菜籽油(高油酸菜籽油)+企業產品品牌”區域公用及企業特色菜籽油品牌,構建集油菜籽收購、儲存、加工、物流、貿易、科研于一體的“產購儲加銷”全產業鏈經營體系;通過在武穴、當陽、荊門等油菜產區,與當地聯合體成員單位聯合開展油菜籽訂單收購,以市場為導向,積極推廣高油酸油菜規模化種植,推動當地油菜綠色高質高效示范生產;2023年-2025年,通過“油菜花節”冠名,在江漢平原及武穴等核心產區開展一系列三產融合推廣活動。

    (二)堅持科技創新引領。

    加強產品研發,根據細分市場需求,針對不同地區、不同人群,推出新產品,如健康高油酸型菜籽油、壓榨濃香型菜籽油等,補上產品單一短板;依托已成立的現代農業菜籽油科技創新平臺,進一步加深與省內各大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在人才培養、科技研發、科技成果轉化、重大項目建設等方面為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可追溯系統及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加快推進企業生產加工標準化。

    (三)講好湖北菜籽油故事。

    聯合省糧食行業協會開展宣傳,讓菜籽油的健康理念深入人心,讓湖北菜籽油的品質形象深入人心;加大品牌廣告宣傳投放力度,在省內高速、機場、各大商圈及網絡媒體發布系列廣告,提高品牌知名度與美譽度。加強產銷對接推廣,推動“湖北糧油”走出去。

    (四)加強終端渠道建設。

    以武漢市為中心據點,打造倉儲、加工、配送一體化服務體系,為湖北菜籽油生產企業提供一站式營銷服務;以武漢商超為核心渠道,大力開展“湖北菜籽油”的專柜推廣。打造“商超經營聯合體”,降低企業渠道推廣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以集團“透明交”電商平臺為主體,通過開展抖音等網絡平臺直播帶貨、經營天貓及京東專營店,擴大銷售渠道,強化媒體傳播;大力對接四川、重慶、貴州等銷區,開展湖北菜籽油大宗貿易,實現鄂油西運、南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