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
“我媽媽屬于典型的價格敏感者,對各個品牌的食用油價格非常清楚,油價漲了,好在公司福利有時發米發油,還能幫助彌補一點。”白領賈小姐表示。
當下國內食用油價格正在不斷增長,有街坊反饋:市面上豆油、葵花籽油等價格漲幅已經創下新高紀錄,有的漲幅一度達到20%以上;記者觀察發現,線上線下渠道的食用油產品就算有優惠,但優惠幅度卻已出現“縮水”,有不少甚至是原價銷售且未進行任何形式的贈品捆綁。
“當前食用油價格上漲與全球局勢的變化密不可分。”國家發改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主任、研究員黃漢權說。
由于受到疫情、南美干旱以及其他因素影響,馬來西亞棕櫚減產、巴西大豆減產以及加拿大油菜籽減產,造成全球油料供應緊張;疊加印度尼西亞限制棕櫚油出口、阿根廷限制豆油出口,以及黑海地區葵花籽油出口受限,進一步加劇了全球食用油供應緊張;再加上國際資本炒作、全球海運費用高企等因素,共同推動全球食用油價格持續上漲,進一步抬升進口成本。
黃漢權認為,雖然近期國內部分食用油價格有所上漲,但供需形勢總體穩定,食用油價格存在回調可能。
一是國內居民食用油消費以豆油、菜油、花生油為主,棕櫚油、葵花籽油等產品價格上漲對居民食用油市場的影響較小;二是預計今年美國大豆播種面積增加,市場漲價預期受限。隨著南美大豆收獲持續推進,市場供應數量增加,國際大豆價格大概率會回調;三是今年國內擴種大豆油料,預計國產大豆油料供應會增加;四是隨著人們對吃得健康、吃得營養的追求,對食用油的需求逐漸下降。
有業界分析判斷認為,國內食用油漲幅依然會“比較溫和”,會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去年我國食用油價格上漲8.6%,遠低于全球食用油65.8%的漲幅。”一位業界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