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方因素推波助瀾 花生市場漲勢再現

    2022-05-16
    摘要:

    無論是基層釋放的余量不足的信號,還是油廠收購的態度,短期內花生市場上漲的勢頭仍然存在。目前價格上漲屬于合理現象

    我的鋼鐵網

    2021季的花生行情可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價格讓購銷主體捉摸不透,“怎么又跌了,怎么又漲了”,成為了市場經常交流的話題。而現階段除了現貨上的波動,期貨交易參與主體也發現了市場微妙的供需現狀。今天我們一起探究一下“漲”聲從何而來。

    基層不斷釋放信號 現貨市場供應偏緊

    按照往年節奏來講,五月行情一般處于緩慢下行的態勢,市場對于后市行情預期偏低。但今年走出了反向行情,節日期間油廠收購價格不降反增,收購價格的大幅上調使得貿易商交易心態有所轉變,油廠和食品端市場交易量有所增加,加之受農忙的影響,產區上貨量有限,根據花生購銷主體“買漲不買跌”的習慣,貿易商一時難找貨源,持貨商挺價心理明顯,花生價格偏強運行。目前河南產區白沙通貨米報價4.60-4.70元/斤,大花生通貨米報價4.35-4.40元/斤。東北產區白沙通貨米報價4.60-4.80元/斤,山東白沙通貨米報價4.50-4.60元/斤,山東大花生通貨米報價4.30-4.40元/斤,周末期間產區普遍上調0.10-0.30元/斤。

    土地競爭作物市場表現優異 種植面積存下降預期

    從種植成本和機械化程度等方面出發,相較玉米等農作物,花生種植仍存較大劣勢。根據Mysteel農產品調研所得,由于種植期間人工養護和管理的難度較大,以及花生行情波動和整體利潤點有限,導致目前各產區種植戶呈現不同程度的改種意愿,2022季花生種植面積存在一定下降預期。

    進口花生量下降 刺激國內花生需求

    截至2022年3月,進口花生總量為76248噸,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07105噸,降幅為73%。2022年3月進口花生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到港量少的原因首先是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下,船期緩慢,其次是因為國內花生價格相對較低,從性價比方面來講,國內花生存在較大優勢,導致進口米的需求較差。畢竟進口米壓榨后缺少了國內花生油的風味。另一方面,緬甸商務部貿易司5月9日發布公告,為確保緬甸國內市場供應,暫停對外出口花生和芝麻。除黑芝麻(000716)外,暫停通過邊貿口岸出口花生、芝麻和其它各種油料作物。相關規定于2022年5月9日起開始生效。

    操作主體緊跟市場 期貨盤面漲幅較高

    2022年,由于“三大油脂”的行情波動較大,作為相關產品的花生也受到了期貨市場的格外關注。甚至各持糧主體對花生的需求不僅是從貿易和加工的環節出發,也會結合期貨交割的時間與需求而變動。截至 5月13日,花生期貨主力合約2210結算價為9850元,與上周(5月6日)相較上漲226元,漲幅2.34%。期貨主體從近期現貨的表現出發,結合近月油脂的表現,整體持看多心理。

    整體來看,無論是基層釋放的余量不足的信號,還是油廠收購的態度,短期內花生市場上漲的勢頭仍然存在。目前價格上漲屬于合理現象,但價格的落腳總要回歸實際的需求,花生價格已經漲至較高水平,但實際需求仍未發生較大變化,南方油坊消費多以剛需為主,在花生油銷售進度困難的情況下,部分有庫存的油坊存在出售原料來鎖定利潤的想法。而產區部分工廠加工已經出現倒掛現象,普遍反應收購價格較高,成品花生銷售進度緩慢。值得關注的是,主力油廠預計五月底或六月初停工停收,也將一定程度對花生市場有所影響。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