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尼解除棕櫚油出口禁令 全球油脂供需今年偏緊 明年或轉中性

    2022-05-21
    摘要:

    5月至7月全球油脂新增供給有限,市場需要高價抑制需求來達到供需平衡,因此,全球油脂價格大概率維持高位震蕩走勢。

    21世紀經濟報道

    近段時間以來,全球最大棕櫚油出口國印尼的棕櫚油出口政策持續變化。當地時間5月20日,印尼經濟部長Airlangga Hartarto表示,印尼政府將對棕櫚油重新實施此前采取的國內市場義務(DMO)政策,以確保國內1000萬噸的食用油供應量。5月19日,印尼總統佐科(Joko Widodo)宣布,自5月23日起解除已實施三周的棕櫚油出口禁令。

    此前,為了遏制國內食用油價格的飆升,印尼自4月28日起暫停了棕櫚油及部分衍生產品的出口。盡管印尼國內食用油價格尚未回落至1.4萬印尼盾/升的目標水平,不過印尼總統佐科稱,印尼國內食用油供應已超過需求。

    上個月,印度散裝食用油的平均價格達到1.8萬印尼盾的峰值。目前價格略有下降。關于此時棕櫚油政策的變化,銀河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劉博聞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主要考慮到以下因素:

    一是長時間出口禁令可能導致印尼棕櫚油庫存堆積、瀕臨脹庫,脹庫預期會導致壓榨企業減弱收果意愿,間接損害油棕果種植戶的利益。當前,印尼棕櫚油月均出口量約為230萬噸;截至3月末,印尼棕櫚油期末庫存高達568萬噸,出口禁令持續一個月意味著印尼棕櫚油庫存上升至800萬噸左右。目前,印尼棕櫚油罐容難以確定,但市場多數認為有效罐容預計為800萬噸左右,因此,棕櫚油出口禁令不太可能長時間持續。

    二是油棕業是印尼第二大創匯產業,產業鏈上下游相關就業人員近1700萬人,長期禁令將導致行業利潤縮水,政府稅收下滑。此時宣布解除禁令,也迫于經濟、民生方面的壓力。

    不過,在地緣政治風險未解除的情況下,劉博聞指出,未來印尼棕櫚油出口政策仍具有較大不確定性。

    印尼棕櫚油出口政策影響幾何

    印尼4月下旬實施棕櫚油出口禁令,旨在調控國內物價,將國內散裝油價格控制在1.4萬印尼盾/升以內。不過,截至5月18日,印尼全國平均散裝油價格仍在1.7萬印尼盾/升以上。

    光大期貨油脂油料分析師侯雪玲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印尼實施棕櫚油出口禁令以來,其全國平均散裝油價格跌幅不到1000印尼盾。與此同時,印尼棕櫚油行業陷入停滯,產能端庫存攀升,部分企業停止向外收購油棕果,并且放慢自有種植園收割進度,造成棕櫚油產量部分損失,印尼財政部月收入減少約6萬億印尼盾。本周,種植園農戶、行業協會和財政部等紛紛向印尼總統建議恢復棕櫚油出口。

    “在此壓力下,印尼關于棕櫚油政策的調整具有合理性,也符合在禁令發布初期市場對禁令執行時間在半個月至兩個月的預期。”侯雪玲指出。

    作為全球最大的油脂生產國和出口國,印尼在油脂市場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當前,國際油脂供給整體偏緊,油脂價格高位運行。

    在此背景下,侯雪玲稱,印尼政府希望控制國內油脂價格的同時獲取較高收入,但利益驅動下種植園傾向于將棕櫚油銷售至更高價格的市場。“在利益沖突未達到平衡前,預計印尼棕櫚油出口政策仍會頻繁變動,直至政府和種植園均滿意。在這過程中,印尼關于棕櫚油的政策變化將持續成為擾動國際棕櫚油市場的關鍵因素。”

    “未來,印尼對國際油脂市場的影響較難減弱。” 劉博聞也指出,從產量來看,印尼棕櫚油產量占全球總棕櫚油產量的60%,占全球總植物油產量的20%,印尼對棕櫚油市場的影響力較大。從出口供應量來看,印尼棕櫚油出口量是全球第二大棕櫚油生產國馬來西亞出口量的近兩倍。而馬來西亞受勞工短缺等因素影響,其棕櫚油產量增長瓶頸較大,抑制了該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出口能力。綜合來看,印尼在棕櫚油出口市場的影響會繼續擴大。

    全球油脂供給今年或偏緊

    在印尼棕櫚油出口禁令出臺之際,全球植物油市場正面臨俄烏沖突導致的葵花籽油供應緊張。同時,2021年加拿大油菜籽大幅減產導致國際菜籽油價格大幅上漲。當前,國際葵花籽油和菜籽油價格遠高于其他植物油價格。

    展望后市,考慮到油料作物生長特性、棕櫚油產量季節性、原油價格高位運行等因素,侯雪玲表示,5月至7月全球油脂新增供給有限,市場需要高價抑制需求來達到供需平衡,因此,全球油脂價格大概率維持高位震蕩走勢。

    劉博聞也告訴記者,未來油脂價格可能仍將維持高位震蕩而難以深跌。他解釋,首先,俄烏沖突持續,國際葵花籽油供應持續受到抑制。而烏克蘭是全球第三大植物油出口國,對國際油脂供應具有較大影響。其次,原材料主產國的貿易保護政策持續,未來不排除加征關稅或徹底限制出口的情況持續,各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將加大油脂價格波幅。再者,從庫存來看,國內外植物油庫存仍處于絕對低位,供應的恢復以及庫存的累積仍需較長一段時間。

    不過,劉博聞也指出,實際上本年度黑海地區葵花籽整體豐產。未來,如果俄烏沖突緩解,烏克蘭出口供應恢復,屆時高企的葵花籽油價格可能“主動”下跌,葵花籽油與其它植物油的價差將縮小。

    菜籽油方面,2022/23年度全球油菜籽種植面積小幅增長。“若天氣正常且無明顯不利影響,預計全球油菜籽產量將彌補去年的缺口而大幅走升,在油菜籽收割期前也就是今年8月左右,國際菜籽油價格將隨油菜籽的增產而承壓回落。”劉博聞指出,整體趨勢來看,菜籽油與其它植物油的價差未來預計自高位回落。

    豆油方面,“中國國內豆棕價差能否自低位恢復常態,將取決于國際棕櫚油的產量恢復、國內棕櫚油的采購數量以及國內庫存的恢復情況。”劉博聞表示。

    5月12日,美國農業部發布的《世界農產品供需預測》報告指出,2022/23年度全球植物油產量預計增長3%,消費量預計增長2%,期末庫存預計增長4%。

    “報告維持2021/22年度全球油脂去庫存的預測,并預計2022/23年度全球油脂有望累庫。由此來看,全球油脂供給從緊張轉為中性大概率在2023年,2022年市場維持偏緊局面。”侯雪玲稱。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