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歐班列載歐洲葵花籽油抵滬,上海海關優先實施屬地查檢

    2022-05-27
    摘要:

    上海海關利用長三角海關保通保暢協調工作機制,支持企業采用鐵路運輸模式將該批油料運抵上海,提升了進境貨物跨關區流轉的效率。

    文匯報

    原標題:上海海關出臺保鏈穩鏈“12條措施”對進口糧油產品優先實施屬地查檢中歐班列載歐洲葵花籽油抵滬

    從歐洲進口的254.74噸葵花籽原油,由中歐班列運抵蘇州后,昨天通過長三角鐵路運輸網絡運抵上海。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第一時間開辟民生物資“綠色通道”,檢驗檢疫合格后立即擬證放行,全力保障進口農食產品有效供給。

    “植物油是很多食品企業復工復產的基礎原料,本輪疫情以來,國際海運一柜難求、運費大幅上漲。當前形勢下,高效、穩定的中歐班列使進口商多了一種選擇。”中化健康產業發展有限公司進口部門經理李建昊表示,上海海關利用長三角海關保通保暢協調工作機制,支持企業采用鐵路運輸模式將該批油料運抵上海,提升了進境貨物跨關區流轉的效率。

    據了解,這批植物油是上海海關出臺保鏈穩鏈“12條措施”,對進口糧油產品優先實施屬地查檢,全力保障民生物資安全順暢通關后,海關首次對中歐班列進口的農食產品開展目的地查檢。

    “為民生物資開辟綠色通道,企業全天24小時均可預約查檢,實行單證資料線上預先受理、預先審核、預先完善的三預機制,嚴把食品質量安全關的同時,盡力縮短通關時長。”負責目的地查檢的上海外高橋港區海關查驗八科科長程波介紹,企業預約查檢后,外港海關通過電子審單的方式,提前進行單證審核,包括原產地證書和植物檢疫證書的核對、商品準入資質和出廠檢測報告的確認等。貨物運抵港區后,關員根據風險布控指令,進行貨證核查、標簽驗核和感官檢驗等檢驗檢疫工作,確認無異常后立即放行并簽發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

    后續還將有23批次共計500噸植物油進口計劃,都將在近期通過中歐班列運輸入境,目前已全部完成查檢預約。

    海關數據顯示,上海口岸貨運量和外貿進出口總值逐漸企穩、逐步回升。上海港集裝箱單日吞吐量已達11.9萬標準箱,恢復至正常的九成;浦東機場貨物日吞吐量超7000噸,恢復至正常的七成水平。5月上半月上海口岸的進出口監測貨值為1886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17%。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