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日報
今年以來,植物油脂市場一直維持偏強走勢,當前國際形勢動蕩,印尼政策多變,馬來疫情限制勞工恢復,各國油脂油料產能受限明顯。本文旨在從基本面的角度分析近期油脂市場的運行邏輯。
全球植物油供應整體有限
大豆供應依舊緊張,未來雖有轉寬預期但兌現仍是未知數。USDA發布5月供需報告后,奠定了美豆“緊現實,寬預期”的格局。今年因天氣惡劣,南美地區大豆產量不斷下調,再加上大豆庫存也不斷下降,全球大豆供應緊張,疊加海運費的不斷上漲,大豆價格高企;加上美豆出口步伐較快,市場樂觀,高成本+供小于求,構成了大豆的“緊現實”格局。
而對于新季大豆來說,美國上調了播種面積,加上許多農民選擇棄種玉米,改種大豆,未來大豆種植量或增加,這就是美豆的“寬預期”。但目前距離美豆正式定產仍有一段時間,這期間內美豆產量易受到天氣影響,且目前美豆播種進度較慢,未來是否能達到9095萬英畝的種植面積也依舊存疑。
新季加拿大播種面積縮小,菜籽供應緊張。去年加拿大菜籽大幅減產,此后菜籽價格一直維持高位。據4月26日加拿大統計局報告表示,今年該國春播油菜籽播種面積預計下降至2089.7萬英畝,同比減少7.04%,低于市場預期的2211萬英畝。此外,今年因俄烏沖突導致化肥成本升高,全球谷物供應緊張,因此一部分農戶棄種菜籽,改種小麥。同時,在菜籽播種開始后,許多地區低溫多雨,導致播種進度偏慢,加拿大菜籽供應仍呈偏緊格局。
棕櫚油政策擾動仍存,供應端不確定較大。雖然本周一開始印尼的棕櫚油出口禁令已經解除,允許重啟棕櫚油出口,但同時印尼貿易部也發布規則稱,企業必須取得出口許可,而且只有滿足所謂的“國內市場義務(DMO)”的企業才能獲得許可,該規定沒有透露DMO政策的具體細節,但表示許可證有效期為6個月,企業必須每月報告其出貨量。換句話說,出口雖然開放,但又附加了許多限制條件,短期印尼的棕油出口仍有制約,市場供應很難恢復正常。截止5月30日,最新消息稱印尼將棕櫚油國內市場義務比率定在20%左右,目前多家公司已提交(棕櫚油)出口許可申請,許可證最早可能于今日發放。將棕櫚油國內市場義務比率定在20%左右,由于由于印尼將如何實施這一政策的細節還沒確定,導致了它將如何影響粗棕櫚油價格也具有不確定性。
而對于棕櫚油的另一大主產國馬來西亞來說,此前馬來政府表示,勞工引進已經提上日程,產量不日便可恢復。但據馬來西亞MPOA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1-20日馬來西亞毛棕櫚油產量預估環比減少13.09%,各主產區產量均減少,這也代表著馬來外勞入境還有較大障礙,很可能限制接下來的一段時期的產能恢復,拖慢馬棕庫存重建節奏。同時,據馬來西亞AmSpec數據顯示,馬來西亞5月1日-25日棕櫚油出口環比增加22.54%;船運機構ITS數據顯示出口環比增加24.83%,出口較上月同期有明顯恢復。棕櫚油的供應和需求端均存在不小支撐。
總體上來說,目前三大油脂的自身的供應端或較為緊張,或不確定性很強,呈供應弱勢狀態,加上當前全球地緣政治緊張,俄烏沖突下谷物及油料供應擔憂仍存,支撐油脂價格。
國內庫存仍處低位,支撐油脂市場
國內植物油庫存仍處于低位。其中,棕櫚油庫存處于近年低位水平,同時還在下降趨勢中;豆油庫存比年初稍有回升但整體庫存也處于偏低水平;菜油庫存目前屬于歷年中位,但全球油脂緊張下,暫無累庫壓力。
考慮到油脂的季節性特征,現在豆油、菜油目前并不處于消費旺季;且對于豆油來說,6月開始巴西大豆集中到港,供應壓力逐漸增加;5-6月隨著油菜籽逐漸上市,供應逐漸增加,也面臨著需求無法跟進的問題。反觀棕櫚油,夏季為棕櫚油傳統消費旺季,需求有支撐,較為緊張的供應足以支撐行情。
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油脂或維持高位振蕩
總體來看,當前從產地供應來說,加拿大菜籽種植面積有所收縮;美豆目前雖有增產可能,但是否兌現仍是個問題,極易受到天氣擾動;棕櫚油印尼政策多變,市場波動較強,馬來產能恢復又可能不及預期,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同時,在原油震蕩偏強的走勢下,也支撐植物油價格,油脂市場近期波動或較為頻繁,整體延續高位振蕩運行。
考慮到當前油脂價格處于高位,且市場波動頻繁,因此我們不建議高位看多;但國際形勢依舊動蕩,美國夏季出行季到來提振原油需求,即使植物油有回調,下方空間也將有限,因此,逢低看多的安全邊際仍高于看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