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續飆升后 油脂牛市拐點是否即將出現?

    2022-06-08
    摘要:

    油脂期貨持續飆升,棕櫚油逼近4月末創下的階段性高點,豆油飆升至六年高位,菜油更是攀升至逾14年高點。

    文華財經

    油脂期貨持續飆升,棕櫚油逼近4月末創下的階段性高點,豆油飆升至六年高位,菜油更是攀升至逾14年高點。

    全球油脂價格持續飆升,頻繁刷新牛市高點,關于牛市拐點的說法可以提上日程嗎?原因是什么?

    印尼恢復棕櫚油出口,目前實施情況如何?是否對期價產生明顯影響?

    中銀期貨研究員 周新宇:

    印尼取消棕櫚油出口禁令后,其政策依舊處于多變期。

    近期印尼調升毛棕櫚油出口稅的同時調降出口專項稅,二者的費用總計由先前的575美元降至每噸488美元,此外政府對于不愿意等待DMO銷售核實的出口商設定了200美元的特別稅。

    整體看目前印尼棕櫚油出口緩慢,離正常月度300萬噸出口量差距較大,印尼政府試圖通過自身政策達到其利益最大化,印尼棕櫚油出口不暢對于當前的全球油脂市場有明顯的支撐效應,但后續印尼出口有望加速,需多加關注。

    浙商期貨研究員 向博:

    印尼已放開棕櫚油出口,但再度強調了DMO責任,要求生產商將部分精煉棕櫚油供應國內市場,配額責任為1000萬噸,并實行出口許可證制度,印尼目前的出口政策與3月份比較相近,但相關細節仍未公布。

    印尼棕櫚油出口短期仍取決于印尼政府核定的出口許可證數量,而政府所考慮的是國內市場價格,完全放開出口,印棕國內價格很難獨立于外部市場而定價,此外印尼國內庫容及庫存量也將愈發成為關鍵因素。

    短期來看,印尼仍難以完全放開出口,對于期價的利空影響有限,棕櫚油市場仍受多重利多因素影響而上漲。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員 王一博:

    印尼嚴格實行DMO政策,導致棕櫚油出口恢復進度偏慢,截至6月3日僅27.55萬噸棕櫚油產品出口獲得許可。但長期實行禁令后目前印尼儲油罐有漲庫壓力,為提升印尼棕櫚油出口競爭力,印尼調整了出口稅,稅費上限降低了87美元至488美元/噸,印尼降低出口稅會施壓馬盤價格。

    中期來看,隨著印尼國內漲庫壓力的加大,DMO政策的逐步松動概率偏大,印尼棕櫚油出口數量大概率將逐步恢復至常年水平,潛在利空棕櫚油價格,棕櫚油走勢將弱于豆油。

    馬來西亞棕櫚油復產遲遲未能到來,國內供需面緊張嗎?這會否左右全球油脂走勢?

    中銀期貨研究員 周新宇:

    市場對于5月馬棕降庫預期較強,機構預計5月庫存在151萬噸一線,較上月164萬噸大幅縮減。目前外勞問題仍存在較大障礙,持續延緩其庫存重建節奏。

    相對印尼,馬來自身的供應談不上寬松,但當前盤面已基本反應馬來基本面狀況,若5月MPOB數據未有超預期表現,馬來對于棕櫚油走勢邊際影響或相對弱化。

    浙商期貨研究員 向博:

    馬來西亞復產遲遲未能到來,我們分析勞工工資收入與實際勞動力付出不匹配及專業型勞動力缺失是背后真正的原因。

    據SOPPMA等機構預估,5月馬棕環比減產約5%,疊加5月馬棕的出口快速增長,其國內庫存預期回落至150萬噸附近,即與3月相當,國內供需格局偏緊。

    馬棕的產出恢復緩慢及國內持續低庫存無疑是目前油脂盤面強有力的支撐,三大油脂中供需格局最為緊張的亦是棕櫚油,故馬棕產量何時能夠大幅恢復,國內庫存有效累加才是油脂盤面能夠轉向的一大信號。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員 王一博:

    勞工緊缺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部分區域有樹齡老齡化問題導致馬來西亞棕櫚油季節性增產幅度始終不及市場預期,疊加印尼出口禁令期間馬棕出口環比增幅明顯,路透和彭博預估5月末馬棕期末庫存環比下降6-12.9%至151-153.3萬噸。

    馬棕庫存再次探底,印尼和烏克蘭植物油出口仍未完全放開,短期全球油脂供給仍然偏緊,走勢上延續震蕩偏強態勢。

    全球油脂價格持續飆升,頻繁刷新牛市高點,關于牛市拐點的說法可以提上日程嗎?原因是什么?

    中銀期貨研究員 周新宇:

    油脂市場當前依舊處于多頭趨勢之中,地緣政治沖突不確定性及產區政策的多變使得行情波動加劇。

    當前價格已處于歷史高位,棕櫚油極低的性價比已將其消費壓縮至極限,我們認為棕櫚現貨價格上方空間或有限,當前價格基本包含利多預期,但期貨合約基差未能修復,單邊操作難度較大。

    整體看,我們認為油脂期貨行情拐點是否臨近有待觀察,印尼的出口狀況及美豆的生長情況對未來行情有主導作用。

    浙商期貨研究員 向博:

    油脂的強勢或仍能維系,現有格局下難言牛市拐點,

    首先,宏觀角度考慮來看:

    1)俄烏戰爭所導致的烏克蘭冬季農作物減產及春季農作物播種困難,菜籽油和葵油的出口問題,都造成了油脂供應的缺口;

    2)戰爭等因素所導致的全球糧食危機正引發各國對于糧食安全的重視,糧油的出口政策多變,進口焦慮支撐油脂;

    3)能源危機后,預期原油價格將長期維持高位,生柴的性價比凸顯,多方挺價油脂。

    其次,油脂本身基本面:

    1)棕櫚油受制于馬棕產量的恢復及印棕的出口政策;

    2)豆油則受上游大豆供應偏緊的影響,新作美豆的豐產也不足以彌補南美大豆產量的缺少;

    3)菜籽油同樣受到加拿大減產影響,一季作物難以就此改變加拿大油菜籽的供需格局。油脂價格的轉向或需要更長的時間。

    方正中期期貨研究員 王一博:

    在大豆供給偏緊的背景下市場對于美豆產區天氣容錯率比較低,疊加國內7-9月大豆采購進度偏慢,短期油脂期價建議以偏多思路對待。

    后期如美豆生產期產區天氣正常,印尼或烏克蘭植物油出口恢復,植物油有效供給數量大幅增加,油脂期價將呈現見頂回落走勢。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