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鋼鐵網
導語:端午假期后,國內玉米油迎來新一波的上漲,價格不斷突破歷史新高,業內人士對玉米油拐點意見不一,但一致認為目前風險較高,各方操作逐漸謹慎,高處不勝寒體現的淋漓盡致,玉米油強勢上漲背后的動力何在?業內所預期的拐點又在何時來臨?
截止6月15日,國內一級玉米油主流報價16000元/噸,較上周上漲800元/噸,周環比漲幅5.26%,月環比漲幅20.30%,年同比漲幅45.87%。國內玉米毛油主流報價14500元/噸,,較上周上漲500元/噸,周環比漲幅3.57%,月環比漲幅20.83%,年同比漲幅52.63%。價格漲幅如此之大,業內人士也頗感意外,對后市行情難以判斷。我們來探討一下此次上漲的幾個帶動因素:
大型企業招標結束 奠定油廠提價信心
端午節前最后一天,某大型企業進行玉米油招標,招標數量較大,招標價格并未壓低當時企業出廠均價,招標結束后,奠定了油廠上調報價的信心。端午節之后,玉米油企業紛紛上調一級油與玉米毛油報價。此后,仍有大型油廠進行拿貨。大廠的采購節點可以看出,大型油廠對玉米油后市偏強運行,持有一個較為肯定的態度。昨日某大型油廠繼續在此高價節點招標,用油剛需的同時,也反映出此態度。
原料持續上漲 核算成本居高不下
據Mysteel農產品統計,深加工企業在第12周至第22周將近2個月的時間低于去年同期的開機水平,這也導致玉米胚芽產量下降,供應出現一個持續緊張的局面。本周全國玉米加工總量為57.22萬噸,周度全國玉米淀粉產量為30.49萬噸,開機率為59.68%,開機率較上周上升0.49%。6月份以來,胚芽招標數量有所恢復,尤其是東北部分大型深加工企業放量招標胚芽。但胚芽價格不斷攀升,目前38%含油胚芽報價6350元/噸左右,核算毛油成本14500元/噸左右。高昂的成本托底之下,玉米油企業只能通過提價來維持生產利潤。
大宗油脂盤面高位震蕩 比價關系強烈
豆、棕、菜大宗油脂自端午節之后價格呈現不同幅度上漲,但無一例外價格均處于近年以來高位,高位震蕩局面開啟。本月國際消息依然不斷:OPEC會議最終結果同意增加產量,不足以緩解供應緊張局面、美國環保署(EPA)正式發布了2022年和前兩年的生物燃料強制摻混要求、印尼恢復棕櫚油出口,批準了116萬噸棕櫚油出口,印尼庫存壓力逐步施壓油脂市場、宏觀加息預期較強。一系列消息之下,無疑對國內小油種市場形成沖擊,大宗油脂的期限貨高位,也對小品種油脂形成比價帶動,利多情緒發酵濃厚,這也促使玉米油價格不斷向上沖擊。
在玉米油不斷上漲的過程中,市場人士對拐點是否接近觀點的討論不休不止,近日又有不少市場人士對拐點的來臨抱有樂觀心態。判斷的基準大都集中在高價之后失去成交支持,除了一線品牌,其余品牌小包裝灌裝利潤倒掛明顯,下游對目前高價抵觸心態顯現,拿貨意愿不斷降低。
但筆者認為,原料支撐與環境助漲成為不容小覷的兩大關鍵因素,加上油廠目前現貨相對緊張,惜售情緒出現,高價原料也使得玉米油庫存難以累庫。而大型油廠及中小客戶陸續的剛需采購也促使油廠提價穩價更有底氣。后期國內玉米油上漲的步伐或會逐漸放緩,但大幅下調的動力不足,托底因素較多,利多尚未完全出盡,不論油廠還是貿易商還是盡量謹慎操作,多通過對鎖訂單或原料來降低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