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跌懵了!又是“滿盤綠”,大宗商品史詩級下跌開啟?

    2022-06-23
    摘要:

    周三夜盤,大宗商品再受“暴擊”。本輪自疫情以來的大宗商品牛市可能已經出現拐點,全球央行加息潮起,加之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升溫,商品牛市或已見頂。

    期貨日報

    大宗商品超級風暴真的來了?

    這兩天的商品市場,如果可以用兩個來形容:涼爽!

    有期友感慨:“天氣高熱不退,市場降溫解暑,夜盤更是滿屏皆綠,環保又清新……”

    周三國內期貨市場日盤“綠肥紅瘦”,幾乎全線收跌,鐵礦石、鎳、豆油、乙二醇、原油等品種大幅下跌。一支“綠色心情”,帶來陣陣涼意。

    20220623/fbefe3312a67cfe25ef24049e4d3b4f0.jpg

    周三夜盤交易時段,大宗商品再受“暴擊”,國際油價一度跌超6%。美聯儲主席發言后,美、布兩油跌幅收窄,重回110美元/桶上方,WTI原油現跌4.47%,此前一度跌超7%,現報104.7美元/桶。

    有網友直呼:“前一周多頭還是‘一統江山’,這兩天就被錘到頭爛……你當初那點牛逼勁兒呢?”

    事實上,自6月9日以來,受美聯儲持續加息和縮表影響,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增強。在高通脹、流動性收縮及滯脹預期下,大宗商品也開始出現了集體回調,短短一周多的時間,基本上回吐了此前一個多月的漲幅,個別品種的下跌幅度更是驚人。

    CRB商品指數在過去的8個交易日內回調幅度達6%,市場上關于大宗商品牛市出現拐點的觀點不絕于耳。多家機構表示,本輪自疫情以來的大宗商品牛市可能已經出現拐點,全球央行加息潮起,加之全球經濟衰退預期升溫,商品牛市或已見頂。

    截至周三晚間23:00收盤,國內期貨主力合約多數下跌。棕櫚跌4%,豆油跌近3%,燃油、菜油、乙二醇、棉花跌超2%;漲幅方面,橡膠漲超1%。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美聯儲堅定致力于降低通脹,加息將繼續下去

    當地時間6月22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美國國會舉行的聽證會上表示,美聯儲堅定致力于降低通脹,并有能力做到這一點。

    鮑威爾稱:“在美聯儲,我們理解高通脹造成的困難。我們堅定地致力于讓通脹回落,我們正在迅速采取行動。”

    鮑威爾表示,當前美國通脹過熱,他認為收緊貨幣政策將是對抗通脹的有效工具,加息將繼續下去。

    同一天,費城聯儲主席Patrick Harker表示,美聯儲應該“迅速”達到2.5%的中性利率,年底聯邦基金利率應在3%以上。同時,美國GDP可能會出現幾個季度的負增長。

    Harker堅稱,美國需要迅速達到中性利率,即2.5%,而加息75個基點有助于美國到達中性利率。不過他補充稱,尚未決定7月加息50個基點或75個基點,具體將取決于相關經濟數據。“加息75個基點有助于美國到達中性利率。如果需求放緩的速度快于我的預期,那么7月份加50個基點可能是好的。”

    此外,Harker認為明年的通脹率仍將高于5%,隨后下降至2.5%。

    6月22日,美股開盤下跌,市場反彈動力迅速消退。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下跌1.1%,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跌1%,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1.2%。

    分析人士認為,在當前美國通脹高燒不退、金融機構和經濟學家多次預警衰退風險的背景下,各類資產普遍面臨拋售壓力。投資者目前都在關注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當日的國會證詞,聚焦美聯儲如何闡述其激進加息的立場。

    商品牛市暫告一段落,史詩級下跌出現?

    本輪下跌出人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

    “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并不景氣,前期的上漲主要是來自于成本端的抬升。”南華期貨咨詢服務部農產品分析師邊舒揚表示,受俄烏沖突影響,全球商品供應出現了極端不平衡現象,但隨著美聯儲的不斷加息以及俄烏關系的微妙變化,疊加原本脆弱的需求,商品價格“坍塌”也只是時間問題,當前市場走的也正是這個邏輯。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漲勢兇猛,不少商品價格都創了歷史新高。價格創新高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后的貨幣放水、新舊能源過度轉換引起的,俄烏沖突則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現象。然而,消費端的疲軟讓市場沒有辦法長時間支撐高昂的商品價格,與此同時,美聯儲不得不加大加息的力度來緩解通脹壓力。

    “當前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縮加速,經濟衰退擔憂加劇,對大宗商品形成強利空影響。近期大宗商品走勢亦在走經濟衰退邏輯,故大宗商品整體表現偏弱。”方正中期期貨宏觀分析師史家亮說。

    從盤面上看,有色金屬板塊與宏觀經濟關聯性最為密切,在政策收緊與經濟衰退預期影響下,有色金屬表現偏弱,但供給端的偏緊與低庫存使得有色金屬跌幅相對有限。具有強避險屬性的貴金屬,則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全球經濟衰退預期繼續發酵,市場避險情顯著增強,原油等風險資產受到明顯打壓,能化板塊均表現較弱。黑色系和建材板塊終端需求低迷,加之自身供需趨于寬松,原料端的鐵礦石價格承壓較大。

    在史家亮看來,在全球央行加速收緊流動性的背景下,經濟衰退擔憂不斷升溫,已成當前大宗商品交易的主邏輯。但與此同時,供給端依然偏緊,能源危機和供應鏈危機依然存在,這使得大宗商品價格很難出現斷崖式下跌。

    目前來看,商品過了強勢普漲階段,進入振蕩分化階段。當前,各大投行對大宗商品整體持偏空觀點,亦強調經濟衰退的交易邏輯。

    “一方面,能源危機、糧食危機和供應鏈危機繼續困擾著全球經濟,生產生活成本不斷增加,沖擊經濟;另一方面,美聯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從需求端抑制通脹,也對經濟產生較大沖擊,近期零售銷售、新屋開工等美國宏觀經濟數據走弱也說明經濟弱勢難免,即便是美國沒有陷入經濟衰退,但經濟超預期回落可能性大增。”史家亮說。

    當前,市場普遍在擔心經濟衰退問題,無論是宏觀經濟數據表現還是貨幣政策轉向沖擊,抑或供給端的沖擊,經濟衰退擔憂仍在升溫,成為當前金融市場和商品市場波動的主要因素。在史家亮看來,大宗商品本輪牛市基本結束,接下來繼續走弱的可能性大。

    同樣,邊舒揚也認為,當供應端的矛盾沒有辦法再推升商品價格進一步上行時,需求端的負反饋也就接踵而至,本輪商品牛市見頂的概率比較大。

    受訪人士普遍認為,后期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會較為劇烈。

    “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可能對終端消費是好事,但對中上游環節傷害比較大,尤其是已經采購了大量原料的生產企業,高昂的前期成本投入和低廉的產成品輸出可能使企業的經營面臨巨大危機。”邊舒揚表示,考慮未來商品價格仍然存在進一步的下跌風險,建議相關企業充分運用好期貨價格發現的功能,及時進行套期保值操作,以規避或減少經營風險。

     “后期,美聯儲加速收緊貨幣政策和經濟衰退擔憂將會繼續影響大宗商品走勢,大宗商品整體將會維持弱勢。”史家亮說。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